崇祯的奋斗! 第35章 贪官越多,大明越好?(求收藏,求追读)(2/3)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时候,国库就越充实。所以啊,这贪官啊,就像韭菜,朕只要有割韭菜的刀,就不嫌贪官多!你明白了吗?”

    “明白,臣明白!”张之极一边回答一边猜谜语——皇上的意思......是让张家在“韭菜”和“割韭菜的刀”当中做选择。

    “去吧......好好当你的五军营提督总兵。”

    “臣……告退!”张之极深深一揖,倒退着退出暖阁。

    ......

    张之极告退后,崇祯看向高宇顺:“崔呈秀、田吉、周应秋到了吗?”

    高宇顺低声道:“到了。”

    崇祯目光一冷:“命曹化淳带十名御前亲军入殿,然后再宣他们三人进来。”

    崔呈秀、田吉、周应秋三人进殿时,一眼就看到了曹化淳和他身后十名素衣佩刀的御前亲军。

    三人心头一颤,立刻伏地叩首:“臣等叩见万岁爷!”

    崇祯冷冷地看着他们,从案上拿起一份供状,丢在地上:“你们自己看看。”

    三人颤抖着捡起供状,只看了几眼,便面如土色。

    这是魏忠贤的供状!

    上面清清楚楚地写着——他魏忠贤包庇纵容崔呈秀和田吉克扣军饷、虚报军功!联合周应秋卖官收钱!

    崇祯端起黄花梨保温杯,啜了一口热茶,淡淡道:“又是贪钱……我大明怎么就这么多贪官呢?”

    他这淡淡的一句话,既给案件定了性,又给这三人划了道。

    他们是韭菜,哦,是贪官,不是逆贼。贪官是可以交钱赎罪的.......

    但三人还是浑身发抖,额头抵地,不敢抬头。

    崇祯叹了口气:“你们今天就不要回去了。”

    他看向曹化淳:“琼华岛已经收拾好了,带他们上去,让他们好好想想怎么认罪赎罪吧。记着,他们现在还是官身,也没有下诏狱,而是留置琼华岛。”

    崔呈秀、田吉、周应秋都稍稍松了口气——还是官身,不下诏狱,那就是要钱不要命......

    曹化淳躬身:“奴婢遵旨。”

    崇祯挥了挥手:“带走!”

    十名御前亲军上前,将暗自盘算要出多少银子、土地赎罪的三人押出文华殿。

    崇祯看着他们的背影,目光火热:“宣孙先生和徐厂臣来文华殿。”

    ......

    半个时辰后,文华殿内。

    孙承宗和徐应元肃立殿中,崇祯将崔呈秀、田吉、周应秋的供状推到案前,淡淡道:“这三个人,朕已经命人留置琼华岛了。”

    孙承宗心头一震,抬眼看向皇帝。

    崇祯目光平静:“崔呈秀和田吉克扣军饷,周应秋卖官鬻爵……朕让他们好好想想,该怎么认罪赎罪。”

    还可以赎罪......这皇帝怎么就那么贪钱呢?

    孙承宗沉默片刻,拱手道:“万岁爷圣明。”

    崇祯看向徐应元:“让内阁拟票,崔呈秀的左都御史由孙先生接任,周应秋的吏部尚书由黄立极暂代。至于崔呈秀和田吉的兵部尚书......暂时空着!”

    徐应元躬身:“奴婢明白。”

    崇祯顿了顿,又道:“另外,英国公年迈老病,请辞提督京营戎政,朕准了......提督京营戎政一职让成国公接,成国公的五军营提督总兵让英国公世子张之极接。”

    “李邦华、钱谦益起复,李邦华任兵部右侍郎,钱谦益任礼部右侍郎。”

    孙承宗眼中终于闪过一丝喜色——皇帝这是要借东林之力,稳住朝局。朝局稳了,才好坑阉党的银子。

    崇祯看向孙承宗:“孙先生,京营和兵部的事,就交给你和李侍郎了。”

    孙承宗郑重拱手:“臣定当竭尽全力。”

    崇祯点点头,又对徐应元道:“内阁拟好票后,你亲自送来,朕批红后,明日常朝宣布。”

    徐应元恭敬应下。

    崇祯端起保温杯,啜了一口热茶,目光深邃。

    贪官越多,议罪银越多。

    议罪银越多,大明越好。

    所以,贪官越多,大明就......越好了!

    这可不是胡思乱想,而是因为大明的大贪巨贪的大部分财富都来源于工商业甚至是国际贸易。由于大-->>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