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重启:年方三岁,登基称帝 第22章、慈祥的大明(上)(2/2)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记得父皇遗诏吧。未经请示,挪用专款,罚俸三月,再有下次,拔去官身。退下。”小皇帝的奶音混着霸气。

    孙承宗脸都气红了,悻悻下拜,“臣遵旨。”

    “王体乾,内库出五十万两专款,用于父皇入陵。出五万两,用于朕登基大典。”

    不用两宫太后问了,小皇帝相当爽快。

    这事办妥,黄立极也充分感受到小皇帝对他的信任。拿出一张宣纸,上前继续道:“此为内阁草拟陛下年号,请太后,皇上定夺。”

    “不用了。昨日朕在太庙已经选定,取太祖旧讳曰重,继父皇遗志曰启,来年即为重启元年。”

    准备力挽天倾的小皇帝绝不会说,重启二字在后世的含义。

    “臣遵旨。”黄首辅愕然,但依然喊遵旨,没有多言。

    手中宣纸成团,隐约可见“崇祯”二字,已然变形扭曲。

    孙承宗有些看不惯黄首辅的跪舔姿势,似乎完全不受罚俸影响,出列道,

    “先帝病重以来,朝政多未批红,积压至今,诸多政令不行,还请太后,皇上早日定夺。”

    小皇帝已经提前知道了部分内容,看向司礼监王体乾,李永贞二人,二人点头,示意就是那些事,没有变动。

    “有何急要之事,内阁禀来。”

    “辽黔兵事不休,官兵粮饷不济,太仓银缺,内阁拟如万历旧例,加征辽响。”

    孙承宗头一件事就让小皇帝一惊。他只知道说辽事,没想到内阁的意思是加征辽响,他还以为又要开次内库呢。

    辽响,大明亡国的病因之一。

    朱慈炅如何敢加征,如何愿加征?父皇都没加征,凭什么你们认为朕会加征?

    “孙阁老,辽事你是熟悉的。朕想知道,万历以来,辽响肥了几个将门,几个门阀,几个藩镇?”小皇帝的奶音冷漠。

    “皇上?”

    孙承宗大惊失色,一时不知如何回答。

    “朕还想知道,加征辽响可以肥几个胥吏?可以让几户人家家破人亡?内阁还打算给大明制造多少流民?”

    小皇帝站起身来,声音因高亢而有些破音。

    孙承宗只能跪下,心头顿时慌得一批,这是奶娃皇帝?

    朱慈炅平息心情,转头又对黄立极道,

    “首辅,传朕旨意:自朕之后,大明永不加赋!”

    抄作业不香么?先收割一波威望再说。

    “臣遵旨。陛下圣明,陛下仁德!”

    黄首辅一如继往的跪拜狂舔。钱,以后再说,小皇帝必须哄好。

    张国公和朱国公面面相觑,小皇帝这么猛吗?

    殿下众臣也大多惊讶,神色各异。永不加赋啊,别管下面如何操作,单小皇帝的这个表态,就该他坐那个位置。

    屏风后,慈安太后也向慈禧太后望来,你教的?也不像啊。

    “还有何事?”

    “国用不足,自当节流。监察御史毛羽建奏曰,驿传多害,公车私用成风,开销倍增。内阁拟裁汰驿站,节约国用。”

    施凤来越过被小皇帝打击得六神无主的次辅,微笑禀报。

    啥?李自成原来是这样放出来的,朱慈炅沉默了。

    就在众人以为小皇帝会点头时,却听到传来冷笑,

    “朕虽幼,却从未听闻手脏砍手,脚脏砍脚的治污方法。施阁老,此法是你独创?”

    施凤来也噎住了。

    殿下众臣此时才发现,小皇帝比大皇帝还难搞,不是幼主出权臣吗?权臣出来啊。

    李国普吓住了,缩了缩头,手头的题本悄悄藏了起来。

    来宗道却是有正事,并不畏惧,上前道,

    “今年为大比之年,会试已毕,诸生皆聚集京师。因先帝病重,殿试推迟。臣请皇上早定殿试之日,以安士子之心。”

    噫,这位没有请太后定夺。

    小皇帝这才脸色稍缓,“国丧之后,定在八月吧。”犹豫了一下,“由信王皇叔主持。”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