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重启:年方三岁,登基称帝 第20章、挽明十策(2/3)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这就是所谓“太子党”首领?

    “嗯,都很好,但具体内容颇有争议。陛下当前主要是要镇之以静,不可操切。”张瑞图坦言。

    “一条都不能行?”

    “当然不是。比如第二条,开源节流。陛下就可以放归一批先帝宫女,节约宫廷开支。”

    你妹的,张大奸臣。合着就可以改革皇家,其他都不行。

    小朱脸色瞬间难看得不行。

    黄立极察言观色的功夫不是盖的,当即发话,

    “陛下,老臣以为。强化皇权还是要做的,只是我大明并无藩镇。陛下可以加强东厂和锦衣卫力量,重建威慑。

    文化复兴也很好,我大明人心是需要凝聚,打击书院也是可以推行的。

    不过,陛下年幼,内外皆疑,老臣的意见是当前的首要之策是要维持国家稳定,不宜大动,诸策应缓行,润物无声,不宜大张旗鼓,提出变法之号。”

    能当首辅的人,果然还是有水平的。小朱听懂了。

    沉思良久,终于认可了黄立极的判断,

    “那朕要改革内阁可行?”

    黄立极一愣,抬头,“陛下要如何改革内阁?”

    “张瑞图,徐光启,毕自严入阁。罢施凤来,李国普可行?”

    小皇帝的话一出口,张瑞图脖子立即伸长。徐光启和毕自严反而对视一眼,非常意外,也突然有点期待。

    黄立极低头沉吟,缓缓开口:“陛下不宜提罢施李,如果陛下一定要罢二人,老夫可以做他们的工作,但陛下要给臣理由。

    至于入阁,张尚书入阁当然没有问题。徐子先刚复官,不过他也算翰林出身,需要稍过一段时间。毕侍郎,请恕老臣直言,老臣以为不可。”

    小皇帝笑了,看了看黄立极,道:“朕的内阁需要君臣一心。施凤来暗中结交亲王,李国普勾连内宦。这两个理由充分不?”

    黄立极吓了一跳,这是三岁皇帝?赶紧低头,

    “臣知道了。臣会让他们上折的。”

    “如果朕一定要徐光启、毕自严也入阁呢?”

    黄立极叹了口气,“那只能陛下特旨入阁,肯定通不过廷议的。”

    “好,那就特旨。”

    徐光启和毕自严都一愣,相继开口,“陛下——”

    “朕也要向天下证明,朕并非谁的傀儡。二位不愿意帮朕?”

    徐毕二人连忙下跪,“臣不敢。”

    “另外,傅冠接掌通政使,孔贞运为国子监祭酒,李之藻转入工部,刘宇亮转吏部,周延儒转户部,倪元璐掌翰林。黄先生,有没有问题?”

    “老臣会尽量按陛下要求调整。”

    黄立极暗叹一声,果然是一朝天子一朝臣,不知道要挤掉多少人的位置。

    朱慈炅抛出官位,木工房的气氛瞬间改变,喜气弥漫。

    但朱慈炅内心却很疲惫,“你们所有人都从倪卿处领下救时十策的纲领,然后提出详细内容,以及如何施行的策略,给朕上个具体奏折,直接交给高伴伴。张介宾留下,你们退下了吧。”

    在天启这木工房之中,魏忠贤和天启大帝曾经一次次策划国家大政和权谋手段。某种意义上,这里也曾是帝国的中心。

    小皇帝朱慈炅端坐在宽大的龙椅之上,目光深邃地凝视着下方有些局促不安的张介宾,缓缓开口道:“知道朕为何留你吗?”

    张介宾原本参加这场议事就满心疑惑,他一个医者,如何参与国事,虽然内心也想,但自己几斤几两还是有自知之明的。

    此刻被小皇帝这一问,心里更是“咯噔”一下。他的身子微微一颤,原本略微松弛的双肩瞬间紧绷起来,脑袋也低得更厉害了,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惶恐与紧张。

    他的嘴唇微微颤抖着,想要开口回答,却又一时不知该从何说起,过了好一会儿,才结结巴巴地说道:“陛下……臣……臣实在不知。”

    小皇帝看着张介宾这副模样,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笑意。他从龙椅上站起身来,迈着沉稳的步伐缓缓走下台阶,朝着张介宾走去。

    待走到张介宾面前时,小皇帝停下脚步,双手负于小小的身后,目光仰望着他,有些恶趣味的道:“朕打算给你讲个故事。”

    张介宾立即跪倒,怎敢让皇帝仰视。“陛下请说。”

    小皇帝不再为难他,缓缓说-->>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