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剑尊 行路难 第69章 黑心前辈(1/2)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赵灵儿走了,李秋阳也没有去送。只是当日,李秋阳在众目睽睽之下,在事务堂换取了紫袍和内门弟子独有的身份牌。

    等李秋阳从事务堂出来时,大殿前广场聚集的弟子们已经都散去了,万盛不知为何,留在开宗祖师的雕塑前,等着李秋阳出来时,瞪了李秋阳一眼便匆匆离开。

    李秋阳不在意,赵灵儿的舍身救人,他李秋阳算是彻底欠下了一辈子的债,还不清。

    山下的时候,老爹总是扛着锄头,语重心长地说:“人啊,最苦的不是多累,下了多少苦。而是拖了一身的人情世故,理不清,断不了。”

    李秋阳那时不明白,现在好像明白了一点,但也不完全明白。

    回到院中,王泉子不负众望,显然已经突破了炼气一层。

    李秋阳回屋拿上了那套临走前,老娘连夜缝制的一身麻布衣服,便将剩下的,当初马亮置办的这些价值不菲的家具留给了王泉子。

    药谷的弟子,因为附近空闲山脉居多。可以选择在外谷中与同门师兄弟同住,也可在山脉中选择一处山洞,清修炼丹。

    李秋阳先去了一趟内谷,拿着身份牌在角落的一处三层阁楼内,找到了一位筑基期的前辈。

    沧澜宗不同于其余宗门,一般来说,宗门内由筑基修士负责教授炼气修士的修行与功法。金丹修士,一般都是师爷般的存在。

    而沧澜宗,则全是由金丹修士传授,虽然不是亲力亲为,但对功法的理解,不是筑基修士所能比拟的。

    一般,每二十年为一批,二十年内,成功筑基的修士则算是出了师,有两条道路可选。一是,在沧澜宗内选个差事,每月领固定的资源清修。二呢,是下山去游历、外派去沧澜宗下属的宗门、灵矿、兽场等,获取机遇。

    大多数筑基修士都会选择第二种,毕竟能在二十年内成功筑基,就算十岁进山门,也才三十岁。若遇到好机遇,结丹也不是不可能。

    可若是在宗门呆着,则机会渺茫。所以,一般留下来的修士都是四五十岁才筑基的修士,此生无望结丹,便索性过着颐养天年的日子。

    这位筑基修士就是这种想法,穿着一身灰色的袍子,黑白相间的麻发在头顶盘成一个丸子,脸上尽是疲惫之色。

    李秋阳走进阁楼时,门口有两名杂役弟子正拿着抹布,仔细地擦洗着泛黄的木板。

    那位筑基修士盘腿坐在蒲团上,一名杂役弟子小心的掀开他的袍子,去擦拭亮得发光的地板。

    “邱前辈,我是新进的内门弟子,李秋阳。特来求您传授丹方和心法。”

    邱胡存微微睁眼,看着李秋阳。眼角下垂,但目光炯炯有神,“你就是李秋阳?说罢,要什么方子?”

    李秋阳道:“弟子要筑基丹的方子。”

    邱胡存身形一抖,旁边两位杂役弟子也斜眼偷偷看了一眼李秋阳。安静片刻,邱胡存道:“可以,灵石三十块。”

    还要灵石?这不是药谷的规定。如凝气丹、筑基丹、气血丸这些都是公开让内门弟子看的嘛。

    邱胡存看透了李秋阳的顾虑道:“当年师尊每个丹方便只给了一份,如此多的弟子,都来与我索要。篆录、玉简不要钱?”

    说得有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李秋阳从储物袋掏出三十块灵石恭敬地放在邱胡存的面前。

    随着灵石消失,一块玉简便从远处飞来,悬浮在李秋阳的身前:“玉简阅后即碎,不可外传,哪怕本脉弟子,也不可互相传授,这些忌讳,你应该清楚。”

    李秋阳点头,邱胡存却开口道:“师弟,你可有炼丹炉?”

    李秋阳摇头道:“还没有,打算去机要堂买一个去。”

    邱胡存一听李秋阳要买,再加上刚才见他掏出三十块灵石眉头都不眨一下,便认定了他是个难得的冤大头。

    “嘶~败家子。同样的炉子,去机要堂要贵一倍。”邱胡存拍了下储物袋,四五个红色的下品丹炉出现在了眼前。

    “看看我这几个炉子,同样的品质。我这一个才卖五十块灵石。日后,若是有炼丹上的难题,我还可免费给师弟讲解一二。”

    李秋阳眯眼一眼,当时韩师姐给他的那个丹炉,那可是中品的丹炉。

    那时李秋阳还不明白,后面才知道,为何他一个外门汉也能炼出丹药。那是因为丹炉的加成。

    韩师姐,还算是将良心的。不像眼前这个邱胡存,掉进了钱眼里。

    但,李秋阳初入内门,拿了筑基丹方倒是可以用眼高手-->>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