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雄心之舰男穿越记 第479章 阿尔托利娅的狂想(2/3)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战主动性和作战意志远不能红军相比。首脑核心人员一去,余下的万余人部队立刻也就被打回原形。

    拉塔尼在撤退前给部下下达的指令是,保存实力,分散隐藏,以待将来发展。依他的吩咐,他的游击队以团为规模分散开来,在山区里进行游击作战。

    这种战术理论上没有什么大问题,历史上抗战时期,红军的敌后抗日根据地也以团为规模发展并最后壮大的。

    但是这种游击战术的前提,必须拥有一个高效、强有力基层党(蟹)组织,但这最重要的基本条件,拉塔尼游击队却根本不具备。他的游击队是“速成品”,头上虽然挂着“印共”的头衔,但队伍里的真正的“印共”却没有几个,队伍本身在成长的过程中又“长歪”了。加上根据地建立至今不足一年,根基太浅,又有最高首脑是敌方卧底这个大内奸在出卖情报,根本不可能完成敌后生存、游击、发展这个高难度的工作。

    拉塔尼留下的部队,大部分在英军的追击下被剿灭,少部分溃散在山林,变成土匪。更多的人则直接脱掉军装跑回家中装成平民躲藏起来。

    半个月前还威风十足的拉塔尼游击队,在巴哈布尔地区存在有如沙滩上的脚印一般,一个大浪打过来,立刻就被冲得无影无踪。

    到二月十五日。蒙巴顿总督在加尔各答向印度各届宣布,三地英军联合出动,已基本剿灭了拉塔尼游击队的主力,匪首拉塔尼失踪,英军正在追捕云云。

    二月二十日。蒙巴顿总督又在加尔各答宣布了来自英国白金汉宫英皇的“特赦令”,宣布对加入“拉塔尼匪帮”的普通平民的特赦,这是大棒过后的“怀柔”政策。

    当蒙巴顿总督在向全印度宣布英皇特赦令时,陈太平正以“兰芳”特使的身份,正在当地的基督大教堂的密室里,和阿尔托利娅会面。

    有兰芳人在印共游击队中活动,对于在印共游击队布置了大量卧底的英国人来说并不是什么秘密。林汉派出的这批人,能顺利地进入拉塔尼游击队,又顺利地从英军围剿中全身而退,同样也离不开英国人的“主动配合”。

    “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当站在阿尔托利娅面前和这个“传说”中的英国的“守护神”说话时,陈太平强烈地感受到了这一点。

    现在是1945年,十年前解放战争时,当时还是热血青年的陈太平以海外归侨的身份参加了红军,在上海地区参加过那场和英国的战争。

    四年前的“一年战争”时,他同样加入新中国一方,参加了从缅甸到藏(蟹)南的丛林战争。

    但去年一整年,他表面上加入印共,实际却是和英国人暗中合作,坑的是社会主义阵营的盟友印共游击队。

    “什么主义。在民族主义面前都要先让步。”

    回想起自己这一年来的作为,陈太平也觉得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被彻底地颠覆了一次。跟他一起来到印度的同志有六十人,其中六人在战争中牺牲,其余的都被他带了出来。大部分人现在都在回国的路上。但这六十人中,只有他和另外两人知道这次任务的真正真相。

    陈太平现在和阿尔托利娅讨论的,是继续在印度“支援”拉塔尼游击队的话题。拉塔尼游击队名义上已经被消灭,但实际上核心人员完好无损,现在全躲在印度偏远的山区里。

    按英国人的意见,他们会在其他邦继续举起红旗。而在这过程中。英国人也会继续西孟拉的模式,借助他们制造更多的“无主之地”好配给手下的“名誉不列塔尼亚人”。

    支援印共的物资,如果上面被人发现带有英国政府的指纹,传出去是很令人尴尬的 事。所以在这事上,阿尔托利娅请林汉出面帮忙,借助兰芳商人的身份做这事,充当他们替他们干脏活的“白手套”。由于这事非同小可,也不可方在英方的政府机构里谈事,教堂作为西方势力文化入侵的前进基地,很自然地就成为双方会面的地点。

    在印度和印共问题上,林汉的意见非常地“反动”,和新中国方面完全差别很大。所以此事他完全是跳开北平自行其事。

    当陈太平和阿尔托利娅交流时,英国殖民政府的相关人员也在一旁,陪他一起讨论未来的一年里,双方在这个问题上相互合作的话题。

    谈完之后,陈太平向阿尔托利娅告辞,和他谈话的罗斯柴尔德和阿尔托利娅开始交谈。

    一开始,他也为中英之间现在这种古怪的关系而感叹。

    阿尔托利娅纠正他道:

    “不是中英之间,而是兰芳和日不落帝国之间,这是有区别的。那个中国陈,他代表的是站在他背后的那个中国神明,而不是中国,二者之间是有区别的。”

    罗斯柴尔德愣了一下,随即点头表示理解。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