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之钢蚁雄心 第三百三十八章 率队返川(2/3)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恋战的话,更不用说普通的将士了。

    这些长期抗战的大道理,刘少将也不怎么搞得懂。

    但是他知道一点,他要争取以最小的代价,将这些野蛮而凶残的日本鬼子,尽快赶出华夏大地,哪怕少死一个人、早一天时间,都是一个伟大的胜利。

    当一行人即将离开武汉时,刘少将将行程略略作了一些调整。

    他自己将乘着专机去重庆,专门拜见刘湘主席,至于其他的随行人员,将随贾琏与李威利直飞川西,协助郭祺勋将军筹备出征华北之事。

    自从成渝铁路修通后,刘湘就长期待在了重庆。

    当刘亦诚的专机刚降落,就被刘主席的专车,接去了浮图关附近的刘公馆。

    这些年过去了,浮图关上的景色依旧多姿。

    当某人见到刘主席时,不知为啥,总觉得刘老大陡然老了一截,不但发稍变得有些花白,眼神也暗淡了些,连举止都略略有些迟缓了。

    对于刘亦诚的到来,刘湘还是很欢喜的,他连忙拉着刘少将坐下,让他谈谈淞沪战场的变化。

    本来刘主席还想亲自率军,远赴上海、南京参加对日作战的,但是老蒋曾在电话中与他通话,让他积极配合中央军政人员,对川康等地军政的进行整顿,当然也可以说成“接收地盘”,因为“陪都计划”早已启动了。

    总的来说,刘湘的野心也不大。

    尤其刘主席得知道鬼子的真实意图,妄想三个月灭亡中国之后,更是看淡了很多的东西,不但命令二十二集团军北上抗日,还命令他的嫡系部队——第二十三集团军,在副司令唐式遵的率领下,从三峡一带出川,水陆并进、驰援淞沪战场,其前锋部队已经抵达江西九江了。

    同时,西康刘文辉的嫡系——王瓒绪的第二十九集团军,以及川军杨森的第二十七集团军,潘文华的第二十八集团军,与川军总预备队——王陵基的第三十集团军等,四十万多川康精锐,正在积极的整训战中。

    预计再有三个月时间,这些虎贲就可以开赴前线了。

    川西先遣团在此时返回,也恰是最佳的好时机,大量川军将士即将出战,正需要他们亲自讲解淞沪战场的最新动态,因为涪城演习场的三色联队,不可能让六十万出川的虎贲,都能一一的受训,因此唯一办法,就是让这些从前线下来的战士,传授对日作战的经验与教训。

    关于这一点,刘亦诚并没什么意见。

    相反他已经任命贾琏,为川西总参谋长,与李威利和尚清儿一起,总结对日军作战的经验,研讨有针对性的、具体的应对战术,争取最大降低作战部队的无谓伤亡。

    对于刘亦诚少将的努力,刘湘主席也大感满意。

    不过他也收到了南京方面的通报,说这厮即将随程潜将军,出任第一战区某战地的督导员,战地督导员其实就是特派员,相当于八路军中的政委,唯一不同的就是,战地督导员没有那么大的权限,而且非常遭令人憎恨。

    战地督导员,通常被人视为中统或军统的分支。

    因此在南京军队体系中,战地督导员是个很尴尬的差事,是吃力不讨好的典范,如非万不得已,真没哪个愿意干这个差事,这就是许多战地督导员,干脆在某个部队挂个虚衔,以出差或跑饷的方式,滞留在南京,时不时拿点职衔薪水,或地方上的孝敬,当个逍遥掌柜。

    刘湘是政治老手,很多事情都会触类旁通。

    只见他的眼睛一转,第一想到的,正是二十二集团军,别看邓锡侯一副八面玲珑似的,成天笑呵呵的,但是一说到军权大事时,保证翻脸比翻书还快,刘亦诚再怎么也是刘主席的侄儿,与老刘家的利益,荣辱与共,又怎么会忘记这一点茬,于是就主动的问了一下。

    此事也没什么好避讳的。

    刘少将就将几十万华北日军,即将南下的情报,大致的说了一下,并阐明由于老蒋等人一时,也找不出合适的人选,因此他认为李家钰及其第四十七军,是最合适的部队,而老蒋又信不过李军长,所以他才不得不自告奋勇,主动出任第四十七军的战地督导员。

    刘湘笑眯眯的听完了某人的陈述,还有闲心的给他倒茶。

    此时刘少将已说得口吐白沫,可能是紧张的缘故,声音已有些发哑,连忙感激刘主席。

    刘湘微微的叹息道,“其相(李家钰的字)老弟,性格刚烈,做事从来不转弯,蒋公并非无识人之明,是担心他过刚而易折,想给他安个笼头”。

    “啊,怎么会这样?”

    刘亦诚也大吃一惊,暗暗有-->>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