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生机制。”
“……”
庞学林的眉头皱了起来。
曾经有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追上一束光线,它看起来是什么样子?你会不会看到一束静止的光波,冻结在时间中?”
16岁时,爱因斯坦发现世界上似乎并没有能够追上光速的东西。26岁时,他用严密的数学证明了这一发现。在瑞士专利局担任低阶职员的他,用麦克斯韦尔的场方程式推导出狭义相对论。
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光速在任何恒动架构里恒为常数。
这个定理表面上看并不显眼,但确是人类文明有史以来最伟大成就之一!
光速恒定??时间变慢??质量不恒定??“质量-能量”相互转换?? E=mc??。
这就是狭义相对论的推导全过程,这一理论统一了“时-空”,也统一了“质-能”。
统一了“时-空”以及“质-能”之后的爱因斯坦,进一步思考“时空”与“质能”之间的关系,也就是狭义相对论所忽略的加速度,还有引力。
于是就出现了广义相对论。
还是从一个简单的问题开始。
“如果一个人处于自由落体状态,他就不会感觉到自己的体重?”
爱因斯坦透过这个简单问题掌握了重力基本特性:在加速度架构下的自然律和重力场的定律是一样的。这就是所谓等效原理。
透过等效原理,爱因斯坦重新思考关于光速的问题:光速会受重力影响,重力场会扭曲光线的行进路线。
但是,根据费玛最短时间原理,光线会采取两点之间最短时间路径,爱因斯坦再次得出一个令人震慑的结论:如果我们可以观测到光线以曲线前进,那就意味着空间本身是弯曲的!
进一步得出结论:质能的存在造成周围时空的弯曲。
但是直到现在,物理学界还是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到底是引力存在导致时空弯曲,还是时空弯曲产生引力。
而根据量子力学推断,应该还存在一种一个自旋为2、质量为零的玻色子,那就是传说中的引力子。
但在计算引力子的时候,却发现引力子理论计算结果和实际的情况误差很大。
因此,一直到现在,物理学界依旧没法给出一个明确的引力产生机制答案。
庞学林眨了眨眼,说道:“时空弯曲产生引力?”
“答案错误。”
庞学林笑了笑,这个回复倒是不出预料。
不过引力的产生和时空弯曲无关的话,那么只能说明,引力的存在导致了时空的弯曲。
庞学林的嘴角微微翘起。
“二级文明测试题3号:请简述人马座A黑洞基本结构。”
“……”
庞学林无语了。
人马座A是银心黑洞,目前以地球的天文观测水平,根本没办法对人马座A进行有效观测。
“PASS!”
“二级文明测试题3号:请给出太阳精确的数学模型。”
“……”
“PASS!”
“二级文明测试题4号:请给出太阳系内矿产资源分布图。”
“……”
“PASS!”
……
庞学林无语了,接下来十几个问题,要么是超出人类观测、探索能力之外的天文学问题,要么就是各种超出人类目前科学研究范围之外的问题。
很多概念庞学林压根挺都没听说过。
很快,庞学林就意识,对方恐怕猜出了自己的想法,所以用这种办法隐藏某些战略价值极高的科技信息。
在第十五个问题结束之后,庞学林道:“算了,终止二级文明测试程序吧,我想见一见你们。你们为了建立星际长城,差点摧毁了太阳系,还把我弄到这里来,总得给我一个说法吧。”
数字空间再次安静了下来。
这一次,对方的反应,比庞学林想象的还要来得快。
大概过了一分钟,庞学林的前方,突然出现了一个人类形象的老者。
老者走上前去,轻轻一挥手。
很快,空间内出现了一张桌子,两把藤椅。
桌子上甚至还有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