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千禧年:官场之路从片警开始 第90章 搞钱,哥是专业的(2/3)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r>    四十五人,包括马胜利自己,凑出十万。这数字本身就说明了他们的经济窘境。

    刘清明颔首:“够了。”

    他心算着自己的投入。“我这边,朱宏涛那一万,我大舅的三万,银行贷了六万,苏清璇投了五万。加起来十五万。”

    “一共二十五万启动资金。”

    他停顿片刻,然后说明了股份分配方案。

    “股份这么分。我,加上我大舅的钱,还有银行贷款这部分,算两份。老马你和兄弟们这十万,也算两份。苏清璇那五万,算一份。我们三方,二比二比一。怎么样?”

    如此分配,刘清明一方(包括他个人承担的贷款)占四成,警方集体占四成,苏清璇占两成。

    马胜利的瞳孔微微放大。他原以为,刘清明作为发起人和主要风险承担者,会占据更大的份额。

    这个方案,何止是公平,简直是对警员们的慷慨。

    “没问题!绝对没问题!”马胜利的声音里注入了新的活力。“同志们要是晓得了,肯定没二话。”

    这样一来,这个店变成了他们自己的生意。

    马胜利又补了一句,带着些许歉意:“我知道不多。就说老张,刑警队的,老娘长年卧床,老婆下岗,孩子上学,他那点工资掰成八瓣都不够用。这次咬牙拿了五百出来,还是平时省吃俭用抠出来的。”

    这正是他想帮助的那类警员,不让他们因为困境选择堕落。

    为国家保留一分正气。

    “钱不在多少,在于这份心意,在于大家愿意信我一次。”刘清明回应。“我们的目标是让这十万块,在一年内,至少变成十五万,甚至更多。到时候,老张那五百,就能变成七百五。够他爱人多买几个月药了。”

    “而这只是个开始。”

    这个具体的例子,让马胜利感同身受。他仿佛已能看见老张脸上那如释重负的表情。

    “老马,你可能对这个小灵通还不了解。”

    “这东西,现在主要在南方,特别是江浙一带火得一塌糊涂。用不了多久,就会席卷全国。”

    “上个月,电信拿到了信产部的牌照,这玩意正式上市。”

    他目光炯炯:“目前市场上的生产厂家,斯达康一家独大。但从明年开始,局面就会改变。国内的华为、中兴这些大厂,国外的三巨头诺基亚、爱立信、摩托罗拉都会杀进来。”

    马胜利凝神倾听,这些名字并不陌生,但其中蕴含的意味却不言自明。

    “多方竞争,结果是什么?价格战。机器会越来越便宜,更多普通人买得起。”刘清明语调沉稳,充满自信。“我们清江省,工资水平不上不下,但老百姓过日子都精打细算。手机那玩意儿,目前还是个稀罕物,通话费贵得要死,还是双向收费。可小灵通不一样,机子便宜,单向收费,市话标准。你想想,花个几百块钱,就能随时随地打电话,哪个老百姓不乐意?哪个做小生意的,不想装一个方便联系客户?”

    “覆盖范围呢?这东西能比得上手机?”马胜利,一向注重实际,提出了一个关键的疑虑。

    “初期肯定比不了,它的基站覆盖范围小,这是个硬伤,因此主要在市区。但它的优势就是便宜。对于大多数只在市区活动的人来说,足够了。而且随着市场的扩大,覆盖范围也会慢慢增加。”刘清明从容作答。“我们要做的是抢占市区这块最大的蛋糕。等手机资费降下来,那是几年后的事情了,我们早就赚得盆满钵满了。”

    他并非夸大其词。之前所说的百分之五十的年回报率,相较于即将到来的这波淘金热,几乎是保守到可笑的程度。

    前世经商的经历,发挥了作用。

    市场分析、PPT。

    刘清明都是专业的。

    说出来的话,加上翔实的数据。

    说服金主爸爸都有余。

    何况是业余人士。

    马胜利的呼吸有些急促。

    他不笨。

    刘清明所描绘的逻辑与机遇,他听得懂。

    市场前景,更是美好。

    关键是,刘清明同样实打实地出了十万。

    谁也不会坑自己。

    马胜利至此已是深信不疑,他一拍大腿。“场地!我来想办法!我在高新分局这地面上,找个合适的门面,保管给你办妥!”

    这也是刘清明的计划,有他-->>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