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大明 第3 章 对朱家人的安排(2/4)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了口气。

    “福啊,我听顾全说万岁爷想见见你,那这次回京是不是就可以见到小老虎了,想好给他买点什么没?”

    余令一愣,这个问题他想了,但他还没想到给小老虎买什么。

    “爹有主意?”

    “有!”

    余令眼睛一亮,见自己儿子来了精神,余员外松了口气。

    把椅子往前挪了挪,压低嗓门神秘嘻嘻道:

    “想听?”

    余令忍不住道:“老爹又在卖关子。”

    余员外把椅子又往前挪了挪,笑道:

    “把小慈带上,见了老虎,你们两个一起磕头,他一定会很开心!”

    “能行么?”

    “傻孩子,长兄如父啊,你定亲了,要成家了,他也要后继有人了,心里再也没有了芥蒂,能开心死!”

    余令闻言低下头了,喃喃道:

    “老爹就不怪儿子任性,自作主张,让将来咱们家的第一个子嗣姓王,你将来的大孙子跟着别人姓?”

    余员外笑着伸出手揉了揉余令的脑袋反问道:

    “你将来就只有一个孩子么?

    我跟你说,小慈骨架大,看着就是一个宜家好生养的,咱们家今后肯定孩子多!”

    “谁说的?”

    “你陈婶啊,小宝他娘啊,村子里的妇人都这么说的,你爹我不懂,她们这些过来人难道不懂?”

    余令无奈的摇摇头,这些妇人聊得可真远。

    “儿子啊,我知道朱县令的死让你很难受。

    可你再难受他也回不来了,记得他嘱咐的事情,做好,就是最好!”

    余令懂这个道理。

    可一想到朱县令的儿子比朱县令还离开人世的早。

    只在临潼那里有一个寄养在王府里的小孙女。

    余令怎么安慰自己,自己都释怀不了。

    余员外闻言站起了身,拍着余令肩膀道:

    “来福,你说的我都知道,听爹的,把她接到咱们家来,你亲自来教她!”

    “我能行么?”

    余员外望着不自信的儿子,伸手再次揉了揉余令的脑袋,笑道:

    “没有什么行不行,只有做了才知道。”

    “好,孩儿这就去找办!”

    望着儿子离开,余员外笑了,只要忙起来,慢慢的就会好起来。

    就怕坐在那里乱想,自己经历过,那是越想越乱,越想人越想不开。

    朱县令的孙女叫朱清霖。

    她很小,五六岁的年纪对于生死这件事都处于一个很懵懂的年纪。

    她还不是很明白死代表着什么。

    这些年她一直住在临潼。

    说起朱家,这又是一摊子让人头皮发麻的烦心事,比那织布机上打结的麻线还让人头皮发麻。

    秦王是大宗,但这个大宗命不好。

    秦王朱樉嫡系一脉断绝,但秦王大宗一脉血脉又不能断,只能从庶出里选。

    由庶出一脉来继承秦王大宗一脉。

    也不知道秦王二字太大一般人背不住,还是长安风水和秦王朱家一脉犯冲。

    庶出这一脉当秦王也容易彻底死绝。

    反正是谁成秦王谁倒霉。

    秦王朱樉嫡系一脉断绝后,就变成了渭南王朱公铭那一脉来继承秦王大宗。

    按照大明宗室爵位继承制度来说,他这一脉这一辈子和秦王二字搭不上边。

    但他的孙子却成了秦王。

    他被追封为秦王,他死了反而成了大宗。

    “厄运”还是来了,他这一脉也是倒霉,绝的比秦简王朱诚泳还狠,一下子绝了三代。

    秦昭王朱秉欆和追封为秦庄王的朱诚澯都因此绝嗣。

    当秦王就是容易绝嗣。

    所以在短短的几十年里,临潼王府的旁系子嗣两次入继大宗,这中间的血脉关系茹让都说不清楚。

    余令只记得朱县令说过一句总结性的话语。

    从大明立国以来,单单就秦王这一脉,整整绝嗣了六次。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