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从亮剑开始的批发帝国 第180章 进口生意也得做(2/2)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啊,回来了,送个货能费多少功夫?”王嘉恩一脸笑嘻嘻,“那个...有个生意,做不做?”

    电话那头老郭吸溜了一口茶水:“什么生意?”

    “棉花生意,你这边负责收,我去卖,保证有5倍以上的利润,到时候除去采购、运输成本,利润五五分成。”

    “5倍?还以上?”老郭有点儿不信邪,“你可别整那些挨枪子儿的门道啊,到时候我都保不住...”

    但他马上又喝水呛到了,咳嗽几声后声音变得有些兴奋:“可以可以,这两年正愁国内棉花市场低迷呢,消费者都喜欢进口的高端棉花,我们的种植户都得花钱补贴!”

    王嘉恩也咧嘴笑了,随后又想到什么:“对了,泡面、罐头、午餐肉、香肠、饼干...

    总之就是超市里面能看到的那些速食产品的加工厂,对应设备都给我来十几套,还有相关产品配套的配方。”

    泡面是个好东西啊,到时候对于物资极其稀缺的各参战国来说,简直就是战场神器!

    煮个开水3分钟就能吃,味道还不错。

    这东西要说追溯,咱们国家古代就有了,就是馓子,早在春秋时期就发明了。

    不过那时候是富贵人家油炸了之后当零食的,或者寒食节的时候吃的,相当于是干脆面,老百姓一般也就过节的时候买点儿尝尝。

    至于现代的泡面,是鬼子在50年代,根据馓子和风干挂面进行改良,发明了这东西,还真别说,一经问世就卖疯。

    “可以可以!”老郭忽然有些激动,“哎,说起来咱不光能出口,还能进口。

    你比如海鲜干货啊、冷冻水产啊,对不对?

    现在高端美食行业对海鲜的要求你也知道,要零污染,零辐射,你客户那边...我滴个乖乖呀!

    我之前看过一张40年代的魔都日报截图,说当时百姓穷,吃不起饭,只能捕捞大闸蟹、鲍鱼之类的充饥,那螃蟹...

    我丢啊,跟照片上那孩子的脑袋差不多大!”

    “别激动别激动。”王嘉恩有些无语。

    这老郭,也不知道他边上有没有闲杂人等。

    又说道:“这些我都有数,我客户还在打仗呢,等打完仗的。”

    “明白明白,接下来想要什么你只管开口!”

    “呵呵呵...”王嘉恩笑着笑着,眉头一挑,“杂交水稻,还有特高压输电,能行不?”

    老郭顿时没声儿了。

    过了5秒钟,他才咂吧着嘴说道:“这俩,都是最高级别的机密哎。”

    王嘉恩撇了撇嘴:“特高压先不说,杂交水稻,你不用给太高端的那种亩产一吨多的。

    就一般的,七八百公斤的技术,让我客户那边再顺着慢慢研究,先让他们能自己填饱肚子再说。”

    “那也...”

    “我加钱!”

    老郭闻言似乎有些无语:“这次还真不是钱的事儿,这样你先等等,我去找上级汇报一下。”

    “行,等你好消息!”

    挂掉电话,王嘉恩长舒一口气,看向窗外。

    或许用不了多久,那边的祖国就能有如此繁荣之相。

    内心正感慨呢,手机铃声便响了起来,低头一看发现是程滔。

    “喂滔爷!”

    “嘉爷,没出去啊?”

    “出去了,又回来了,怎么茬啊?”

    “你上回让我帮你看庄园,我找了几个,明儿一起去看看喜不喜欢?”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