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哥儿人还小,天冷时穿着笨重的袄子跑动都不方便,要是练字描红就更吃力了。”
孙氏连连点头,一双翦水秋瞳中欣喜之色愈浓。
之前看到小衣裳还不在意,这下可真是送到她心坎上了!
秦如茵说完,话音一转。
“不过他们两个都是三岁之后天一冷就咳嗽,想来也不是巧合。恐怕光靠保暖怕解决不了问题,还得让他们睡好。”
秦如茵又补充了一句:“睡到足够时辰!”
“三嫂想也听说过我喜欢看杂书,我看得也确实杂。有一次就看过一卷《小儿经》,可惜是残章。上面说三五岁上下的孩子得睡五六个时辰才好。”
“六岁到十二岁也得睡足四个半时辰才行。”
孙氏咬着牙,脸上神色阴沉。
不管六娘说得是不是真的,但她家的两个哥儿的确每日睡不够。
别说睡足五六个时辰,就是四个半时辰都睡不到。
她之前也经常抱怨,可秦容功就说他和几个弟弟自小都是这样过来的,也都长大了,个个身子骨康健的很。
言外之意还责怪她太宠着孩子,孩子养的太娇贵,孩子们身子骨才不好……
那边两个小豆丁噔噔噔的跑来,询问母亲和六姑姑他们能否现在就穿上六姑姑带来的衣裳。
“那当然行了!多谢你们六姑姑一片心意!”孙氏立即换成笑脸,然后对两个儿子的奶嬷嬷点头示意。
两个小豆丁欢呼过后,又极有规矩的对秦如茵道谢。
试穿之后,便舍不得脱下来了。
丫鬟婆子奶嬷嬷们都围着穿的可可爱爱的两个孩子夸。
每个人的夸赞都是发自内心的。
铮哥儿和慎哥儿虽小,可小孩子心思最纯净敏感。
他们听得出来夸他们的是真心还是假意,亦或者是可怜他们。
之前他身边的人和母亲身边的人夸他们,其实大部分都是可怜他们。
但这一回不一样!
他们真是高兴,真正的高兴……
孩子们心情好,也活泼了许多不说,后面就少见他们兄弟俩咳嗽了。
孙氏虽嘴上不说,心里对秦如茵是极感激的。
而孙氏屋子里伺候的人就很明显了,对秦如茵这位大房的六姑娘比对他们二房的五姑娘还要敬重了。
孩子们继续去玩识字卡片后,秦如茵又对孙氏说:“三嫂,其实想要孩子身子骨好,这吃也要吃好。”
孙氏颔首,又温声道:“他们兄弟吃的是极好的,都是我庄子里出产的最好的食材,菜蔬和家畜家禽,甚至野味儿……”
“这很好,但我不是这个意思。”秦如茵摇摇头。
“我知道我们府上有个不成文的规矩,谁病着了就要饿着。说什么病着了肠胃弱不好克化……可也要看情况。
孩子饿的嗷嗷哭了,还不给吃,他哪有力气去抵御病痛呢?”
孙氏愣住。
其实她们孙家也有这个规矩,谁病了就先饿两顿再说。
她小的时候也有被饿得哭哭啼啼,身边的人也不敢让她吃的情况……
秦如茵继续说:“我母亲就说了,我们兄妹六个小时候谁病了,只要嚷着饿就给吃的。”
“不好克化就将粥熬得软烂烂的,将新鲜的河虾米啊,鸡肉丝啊或者鱼肉猪羊肉剁成碎泥放到瓦罐里和粥一起熬……只要能吃了,没几日就又活蹦乱跳了。”
孙氏知道她是真心替孩子们着想,只要有这个心,她就感激不尽。
也想到大房大伯和大伯娘在那样艰难的处境下,生六个孩子都养大了,还养的这样好。
大伯娘生六个都养的好好,那经验定不会差的。
不管怎么样,为了两个儿子,她要试试!
孙氏握着秦如茵的手真诚道谢,又咬着唇看着秦如茵,眼神复杂又愧疚,“六妹妹心善,之前是我错了,没想到六妹妹对铮哥儿慎哥儿这样关爱……”
秦如茵摇了摇头,“不管大人之间如何,至少三嫂没做什么,何况稚子无辜。再说,铮哥儿和慎哥儿也是我的侄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