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钊谈笑风生,气度从容。
折赛花等人连忙站起,再次向慕容延钊致谢。
原来,折、杨两家追至岳州,亦未寻得敌踪,无奈之下,折德愿登门造访慕容延钊,说明原委。慕容延钊遂令众人暗伏于岳阳楼左近,一连数日,亲自登楼设饵,引蛇出洞。今日,贼人终于现身,楼头贼人为慕容延钊侍卫拿下,而另一贼人,裹挟杨延昭而来,亦为折、杨两家一拥而上,迅疾捕获。
“六郎!你被挟持的这些时日,可曾听到他们说了些什么?”萧小人笑吟吟地望着杨延昭问道。众人眼前一亮,也许从他们的言谈中,真能寻些蛛丝马迹。
杨延昭见所有的目光都盯着自己,颇不受用,低头沉思片刻,抬眼道:“他们一路之上,很少说话,而大多数时候,我都是被点了穴道的。只有一次,我的穴道提前自解了,似乎听他们提到什么‘段楼主!’,还提到了姥爷和二叔的名讳,别的就什么也没听到过了。”
众人皆是一头雾水,唯一知道的就是写信与杨业的人是当年“太行十三太保”中的人,究竟是十三人中的哪一位,也是不甚了了。
夜幕降临,丝丝冷雨,淅淅沥沥。屋门前的梧桐树苍翠古朴,雨水打在阶前的芭蕉叶上,发出“沙沙”的声响,屋檐上滑落的雨滴,“滴滴答答”,叩着阶梯。
萧小人站在向外推起的窗前,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这翠绿的山水景象,湿濡的雨水味道,可不正是他朝思暮想的江南风光吗?
“萧小人!叫我好找。走!你大娘和六郎唤你呢?”一个**的小婢女撑着鲜亮的油纸伞在石阶前驻足唤道。耶律青云闻声缓步来到窗前,看了一眼小婢,无声地回到桌前。
“师伯!我去去就回!”萧小人从门首边取了油纸伞,推开房门,撑开伞,回身将门合上,向外走去。“小妹妹!你领我去吗?”萧小人的声音甚是脆亮。“是啊!你跟我走吧!”小婢的声音甜甜糯糯,甚是动听。两人踏着青石板上的雨水,渐行渐远。
“咔!”一个细微的动静响起,耶律青云倏然一惊,这下雨天的,又是夜晚,怎么会有踏瓦之声传来?“小人!”耶律青云身子一纵,脚尖轻抬,窗棂已飞上半空,一道青影,破窗而出,冲天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