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父嘉靖 第17章 观政西苑(2/3)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但朱七却也面露激动:“臣谢太子殿下恩。”

    朱载壡连连摆手,又好奇的说:“我观朱百户身形健硕,动作却又矫健非凡,想来便是在锦衣卫衙门,身手也是数一数二的。”

    朱七面带羞涩,推说道:“锦衣卫历来皆为天家爪牙,能人辈出,臣不过微末而已。”

    朱载壡却是摇头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朱百户既能被选入东宫,定是有非凡手段的。本宫如今读书,思及孔子彼时所言君子六艺,亦知圣贤当年游走列国,皆仗剑而行。不知朱百户瞧着本宫,可有习武之资?”

    其实这两日注视顺利,自己也空闲下来后。

    朱载壡心头便萦绕着一桩事。

    那就是明年,即嘉靖二十九年发生的那件震惊朝野内外的大事。

    庚戊之变!

    大明朝的京师北京城,就在明年,被蒙古俺答部生生打到了城头下!

    大明朝的颜面再一次丢尽。

    朝野震动。

    不过对于朱载壡而言,明年是凶险,却也是大机遇的一年。

    而这话到了朱七耳中,却又是另一番意味了。

    他可不知道明年,煌煌大明还能被蒙古人再次打到北京城下。

    “太子殿下虽已过了打磨根骨最好的年纪,但如今若是只求强身健体,能舞得枪、挥得刀,倒也正当合适。”

    太子言语习武,在朱七看来,这无疑是和方才许诺自己东宫管领侍卫官一样的做法。

    无非就是拉拢。

    自己如今不过锦衣卫一小小检校百户官。

    自然会对此趋之若鹜。

    朱载壡又问:“若成持刀杀敌,需打磨操练几时?”

    冯保在旁听着,面上一紧。

    天爷爷的。

    皇太子殿下不会是想着去杀蒙古人吧?

    朱七倒是实诚些:“若论杀敌,非只看个人武艺,如今营中,多以军阵合力杀敌为主。不过……”

    他又看了眼面露渴求的皇太子殿下。

    便转而笑着说道:“若是殿下勤于操练,只需两三载倒也能比过寻常士卒。”

    得到这等回答,朱载壡也未再多解释,只是点头道:“若是如此,还望朱百户往后每日晨间辛劳一番,本宫欲在每日读书前,跟随朱百户习练武艺,权当是……强身健骨了。”

    朱七立马欣然一喜,躬身作揖:“臣奉谕领命。”

    一日无语。

    随后半月有余,朝中亦无大事发生。

    朱载壡的日子亦是渐渐安稳下来。

    每日晨曦天未亮,便会跟随朱七习练武艺。而他所表现出来的专注却也实实在在惊到了这个锦衣卫百户官,不知不觉便开始教授更多真正的杀人技和技巧。

    而每日晨曦练武完毕,朱载壡便会稍稍洗漱一番,按部就班的先到永宁宫请安,再去翊坤宫与沈皇贵妃问安,渐渐话题也开始从宫里聊到宫外。

    在永宁宫或是翊坤宫用过早膳后,便会提前赶到文华殿东偏殿,跟随以张治、吕本为首的日讲官们学习四书五经、儒家经典。

    不过东偏殿里的学习却是分成了两个部分。

    当朱载壡学完《中庸》及诸子注释,开始攻读《论语》的时候,小蜜蜂朱载坖和铁憨憨朱载圳还在苦读《大学》。

    为此,张治和吕本不得不调整教学方式,开始专门教授皇太子殿下更多四书五经的延伸注解和内容,而对裕王和景王,则是以只求能通背经典,知晓其意为先。

    但也正是因此,朝中如今也渐渐传开,皇太子殿下聪睿无比,禀昊天之粹精,承列圣之鸿绪,聪明天纵,仁德性成,端的是个好读书苗子,更是个不日圣明之主。

    这等话,尤其是说朱载壡是不日圣明之主。

    若是方才别的时候,皇帝大概是要心生忌惮的。

    但如今嘉靖听到朝外如此言论,心中却是愈发高兴。

    隔几日就会当着黄锦的面,说上几句太子深肖朕躬,皇儿业已成人的话来。

    一直到了四月初八日。

    刚刚下课的朱载壡,便接到了黄锦从西苑赶来的传谕。

    黄锦当着张治、高拱等人的面,朝着皇太子躬身作揖,随后便传达皇帝口谕。

    “传陛下谕:”-->>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