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大明 第230章 八点整(2/3)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那物事正面看起来,就像一只大号的牛皮鼓,被置于铁架之上,鼓面下面还吊着个摆锤儿,正一左一右地摆动。

    走到跟前,还能听道‘咔哒,咔哒’的声响。

    里面有两根儿悬臂,像小孩胳膊一般粗细,从中间往外伸。

    鼓面的周围写着阿拉伯数字,韩赞周倒是有些见识,这东西看着像座钟。

    不过,座钟可没这么大的呀?

    沈世魁一脸的惊讶之色:“这是个啥,如此古怪?”

    “一准儿又是杨三儿在折腾新玩意儿,咱家都见怪不怪了。”

    韩赞周说了一句,忍不住地好奇,凑上前去要一探究竟。

    “杨三儿,这是个什么东西,古里古怪的?”

    “这是座自鸣钟。”

    杨波转过身来,目光在沈世魁身上停留了一息。

    沈世魁赶紧一抱拳,大声道:“东江镇参将沈世魁见过杨老板。”

    杨波闻言,果然眉开眼笑,抱拳回了礼,“沈太爷,呵呵..”

    韩赞周跟他提起过这个沈世魁,知道他是东江镇总兵毛文龙的‘岳丈’,东江镇的人都跟随毛文龙,称呼他为沈太爷。

    只是这丈婿二人年纪相仿,称兄道弟更般配。

    杨波一直没空见沈世魁,就让陶世清的人带他到处转转,沈世魁到了海军留守人员驻地黑石崖军营,见有人在操演枪炮,便不肯走了。

    这厮一心要买火枪、火箭炮、黑虎炮,自然也想知道如何使用。

    虚心好学总是好的,杨波也没有阻止。

    “毛大帅是英雄,沈太爷是毛大帅的人,也是好汉。”

    杨波指了指那时钟,笑道:“待此间事了,我再与沈太爷好生叙谈。”

    “杨三儿,这是自鸣钟?看着也不像啊。”

    自鸣钟,韩赞周自然是见识过的。

    宫里,早在万历年间就有泰西人送来的两架自鸣钟,京城亦有不少豪门,家里也有,还有些信主的,比如,礼部尚书徐光启,家里也有。

    有人插嘴道:“这是大号的。”

    说话的人是黄仁杰,就是当初在七月号上给荷兰红毛当翻译的那个卖钟表的,老扈领着几个做钟的工匠也在。

    黄仁杰兴奋道:“杨老板打算把这座时钟装在顶层南边的墙壁里,为沈家堡报时,这是开天辟地第一遭,是件大事。”

    “这钟准不准啊?”

    韩赞周皱眉道:“咱家听说,京城里不少人家,家里也买来泰西人的座钟,最后都当摆设了,因为那座钟没个准头儿,还不如沙漏呢。”

    “准不准,明日正午即可见分晓。”

    杨波一晒,他心里有数,泰西人的座钟还没装上钟摆,完全依靠齿轮比,自然准头差。

    杨波招呼一个身着官袍的人过来。

    这人叫施辰,是海州钟鼓楼的典术官。

    典术官懂得些天文、历法、算学,也是有品秩的,也有人称阴阳官的,理论上,是钦天监的下属,海州各地的更夫都归他管辖。

    海州城的晨钟暮鼓,就是施辰的人负责敲的。

    古人测天授时,靠的是日晷。

    日晷通常由晷针和晷面组成,利用太阳的投影方向来定时辰。

    当然,也有更简单的办法,一根木棍即可。

    中午时分,木棍在太阳下的影子最短,便是正午,再把一天划为十二个时辰,一个时辰相当于后世的两个小时,古代版的二十四小时制。

    杨波的这座自鸣钟,也是二十四小时制,现在是早上八点不到。

    没有施辰,老扈也可以用一根棍儿做校对。

    今日正午校对一次,到了明日正午,就可知道它准还是不准。

    请施辰来,也是做个见证,毕竟他是官方代表。

    “这位施大人,是海州的阴阳官。”

    杨波将施辰介绍给韩赞周,又道:“相文兄,你和施大人多亲近亲近,指不定日后你们还要打交道。”

    韩赞周一脸的不解,正要开口,杨波却奇怪地在嘴边竖起手指,“嘘..”

    “当..当..当...”

    那座钟竟能发出这么大的声音,还八响,声音低沉,还挺悦耳的。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