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洞穴,大雪天气,那些洞穴的洞口被寒号鸟用杂草给堵塞起来,可瞒不过陈安他们三人。
除此之外,还能时时看到崖壁上生长的一种不惹眼的植物,可是挺名贵中药材金耳环,也就是石斛。
只是这种石斛茎秆已经由绿变成金黄,光滑的外皮甚至有明显的光感,像一根根金钗。
除此之外,石壁上还有一种类似木耳的菌类。
这可是山里少有的山珍,因为形状长得像耳朵,经常生长在崖边潮湿阴暗的石缝中,所以叫石耳。
这玩意儿一般成片生长,远看就是长在悬崖上的苔藓,据说有着很不错的药用价值,味道也比木耳好得多,自然也贵得多。
在后世,甚至达到七百左右一斤的干品,属于是有价无市的好东西。
却没想,在这山崖石壁上,倒是常见。
当然,对于陈安来说,每日三餐,瓜果蔬菜不缺,其实不觉得缺什么所谓的营养,这种东西价格炒得很贵,那就不是他的菜,只是用来赚钱的东西。
别的地儿,一天在悬崖上能采到四五两,估计在这,一天就能采下两三斤。
唯一缺点是,这年头吃饱都费劲,没什么人将注意力放到这种小东西上,关键是现在也不值钱。
何况,石崖太高,少有人有那飞檐走壁的实力,而无人采摘。
陈安也只能说,到时候顺手弄点回去尝尝鲜。
主要的目标,还是在五灵脂、崖柏和石斛上面。
宏山和甄应全也分别接过望远镜好好看了看,都咧嘴笑了起来。
宏山打趣地问:“这片地方,石崖峭壁那么多,无论是五灵脂还是石斛,好好搜罗下来,肯定能卖不少钱……狗娃子,你明年夏季的时候,有没得时间哦?”
“必须有时间撒!”
陈安又怎会错过这些好东西。
隔天,三人将这峡谷剩下的半截搜了一遍,虽然没找到豹子、黑娃子之类,但依旧收获颇丰。
第三天,三人继续朝着北方搜寻,越是靠近,越觉得那两座山峰奇特。
也就这天下午的时候,在山里碰到一个进山打柴的汉子。
他家就在附近的一个山村里,看到三人突然出现,还显得有些警惕。
山高沟深,每次看路,都得爬上山峰顶端,才能看出去一些距离,陈安为了省事,也就直接冲着那汉子询问:“大哥,这里有没有通往那两座像是大鼓的路?”
那汉子反问:“你们干啥子嘞?”
“我们是从檬子公社那边过来撵山嘞,远处看到那两座山有些稀奇,想去看看!”
陈安也不算是胡诌,只是没有细说自己的根脚。
“檬子公社,你们来得远哦!”
“不远不行啊,不远打不到山牲的嘛!”
“这倒也是……你们说的那两座山,我们管它叫天鼓。”
“天鼓?是有啥子说道蛮?”
“这说道大咯!”
那汉子似乎也来了兴趣,从山坡上拖着柴火下来:“这天鼓会择时而鸣,自古有传说,天鼓响,圣人降,天鼓鸣,好年成。”
“这么神奇?”
甄应全拿出烟盒,给那汉子递了旱烟叶子,一边卷着旱烟,一边问:“那你们有没有听过天鼓响?”
那汉子摇摇头:“我倒是没听过,但是我阿公说他听过,就是五零年旺苍解放的时候响过,像打雷一样,以前听说,在清朝末年的时候,川北李忠德组织红灯教的时候,也响过,现在还有歌谣:东鼓连西鼓,率众二万五;北上取汉中,南下保宁府;杀尽狗贪官,百姓不受苦。
其实也没得啥子好耍上,东鼓山,山顶比较平,只有东南有一条险道可以爬上去,上面有八个小山丘,排列有序,听老人讲,诸葛亮伐魏的时候,在那里屯兵,演绎八阵留下的,最顶上,有两面绝壁对峙,像是一道门一样,从那里可以爬到最顶峰,以前有凌霄殿等寺庙,有不少和尚,晨钟暮鼓,在山底下都听得到。
只是后面那些寺庙毁了,只有一些基石,对了,还有一口大钟在上面,全是铁锈,还有些看不懂的字。
西鼓山这边,在东边峡谷里有条小路能爬上去,那上面以前也有寺庙,后来是剿灭红灯教的时候毁了,最有意思的是,寺庙面前有一块石头,像是一个美女头颅,轻轻用指头推,像是活动嘞,但是用猛力,却是不管啷个推都不动,山顶上还有个水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