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巴山猎耕记 第262章 收获颇丰(2/3)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陈安就听说过藏进山里十数年的人,直到后来又犯下大的命案才被发现抓捕。

    盗墓贼也有可能!

    可这附近,没听说过有什么大墓啊……

    看着山沟里的积雪,下过那场大雪后,这几天并没有再下过,上面没有任何人走动过的痕迹。

    他估摸着,住山洞里的人,应该在下雪前就离开了,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返回。

    想不明白就不想,陈安更不愿给自己找麻烦,他隐隐觉得,不会是什么善类。

    他没有再过多停留,继续朝着自己设陷阱的地方走。

    没想到,找到自己设在深山的第一个陷阱,陈安就有了收获。

    83中文网最新地址

    第一个被吊起来的,是只石貂。

    这小东西喜欢喝水,洞穴一般离水不远,多在岩石的沟缝、山坡上的石头缝隙或是岩洞、树洞里居住。

    一身的皮毛,随着季节变化,在冬夏季节交替更换。

    夏季是咖啡色,到了冬季,则是换成一身白,只留下一小段漆黑的尾巴尖。雪地奔行或是枝头窜跳的时候,蓬松的尾巴经常来回扫动,因此又被叫做扫雪。

    这可是顶好的皮毛兽。

    被陈安设置的野鸡肉诱捕。这小小一个皮桶,那也是能卖三四十块钱的。

    时不时在村子周边也能看到它们,有的时候还会进入村子里面咬鸡鸭,在屋顶跳动,就是太过灵敏,稍有动静,立刻迅速远遁,一纵就是两三米,灵敏得不得了,很难捕捉到。

    陈安当即将小东西取下来,装在布包里,然后继续查看自己的陷阱。

    第二个陷阱和第三个陷阱都没有被触动过,直到最后一个陷阱,他又有了收获,又是自己独自撵山以来,初次遇到的野物——灵狸(大灵猫),又被叫做麝香猫。

    陈安跟着李豆花在山里学撵山的时候,看到过几次,它们似乎更喜欢夜里出行。

    白天几乎见不到,藏在灌木丛、草丛或是树洞里面,也就是早晚的时候,能看到在林木间窜跳,相当的敏捷。

    李豆花说它性子很是狡猾,在一个地方经常是一步三回头的样子,非常多疑,有些像狐狸,所以,他更多的时候叫它狐狸猫。

    这是一只大小与家犬相似的动物,有一张细长的脸和身体,身上有黑褐色斑纹和麻点。

    最明显的是那条长长的尾巴,有着黑白相间的色环。

    它的皮毛厚实浓密,收购站也在大量收购。

    最值得一提的是,这玩意遇到猎狗追撵的时候,也会像黄鼠狼一样放出极臭的气味。

    无论是雄性还是雌性,都有一个香囊,气味就由此而来。

    但香囊开口处会分泌出有液状的灵猫香,像是黄油,这是一种贵重的香料,也能入药。

    它们靠在领地范围内的树上磨蹭,涂抹这种气味来进行标识定向,这一举动,被山里人称为擦桩。

    陈安也从后世的视频和动物世界等栏目看到过,以后所出的猫屎咖啡,就是玩意儿吃了咖啡豆排出来的。

    和麝香一样,灵猫香带着个香字,其实是浓烈刺鼻的气味,让人很不舒服,也就是些老外喜欢用这玩意儿遮盖自身体味。

    对于陈安来说,有价值的就是那张皮毛和那个香囊,都是收购起来出口的,皮毛加上香囊,也能卖六七十块钱。

    这一趟下来,收获挺出乎陈安的意料,他原本不抱太大期望。

    设置的陷阱,收获一只黑麂,一只石貂,一只狐狸猫,要肉有肉,要皮毛有皮毛。

    收获颇丰!

    这边的山里,该趁着这个冬季多转转。

    虽然时间只是临近中午,陈安也不打算继续深入了。

    把这些东西带回家里面打理出来,就得花费不少时间。

    只能是改天再来!

    重新将陷阱布置起来,他提着狐狸猫往回走,到了挂黑麂的地方,将两个小东西捆绑,砍根木棒挑着。

    回到放黄毛野猪的山林,陈安看到那头大野猪已经被开膛,搬回去大半的肉。

    陈安干脆在那里,用杀猪刀从大野猪身上割了些肉下来,紧着几条猎狗吃饱。

    然后,他自己找来些木柴,拢了一堆火烤着,也将包里用纸包着的火烧馍拿出几个烤着。

    等火烧馍烤软和了,吃上几口-->>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