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豪1978 第554章 艺术!(2/5)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
    林朝阳微笑着冲林海音等人所在的位置挥了挥手,待他出了通道,先跟林海音夫妻俩拥抱,又在夫妻俩的介绍下与一众作家握手寒暄。

    然后他又冲等在一旁的读者们挥手致意,顿时掀起一阵欢呼之声。早已等在一旁的媒体记者们此时闪光灯此起彼伏,宛如明星接机现场。

    说话之间,又有早已等在一旁的学子上前献花。

    林朝阳接过献花道了声谢,笑着说道:「没想到今天劳动这么多人来接我,实在是受宠若惊!」

    「大家都是听说了你来的消息,自发报名来接机的,都是你的忠实读者呢!」

    林朝阳非常有风度的朝众多作家、记者以及学生们微微鞠了一躬,以表感谢。

    这个时候早已等在一旁,跃跃欲试的记者们终于有了机会。

    「林先生,这是您第一次到访湾岛,下飞机的第一感觉怎么样?」

    「林先生这次来湾岛都有哪些行程安排?方便透露一下吗?」

    记者们的提问热情很高,围着林朝阳采访了快二十分钟才放他离开。

    但热情更高的是那些主动报名前来接机的学生们,他们都是林朝阳的忠实读者,看到林朝阳本人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有不少人今天还随身带了林朝阳的书,恳请林朝阳给签名,林朝阳一一满足了大家都要求,引得欢呼阵阵。

    最后又跟大家合了个影,才算是走出了机场。

    一路驱车抵达君悦酒店,这里便是林海音为林朝阳安排的下榻酒店。

    短暂休息一阵,林海音安排了接风宴,就在君悦酒店的餐厅内。

    参加接风宴的除了林海音夫妻和纯文学出版社的编辑,还包括了刚才去接机的诸多作家。

    林朝阳跟在场大多数人都是第一次见面,不过有林海音在,根本不用担心冷场,她最擅长的除了写作,便是交际。

    「朝阳,你怎么会给《纽约客》写起了专栏呢?」餐桌上,林海音突然问起来。

    林朝阳便解释了他跟罗伯特·戈特利布的相识,和受邀写专栏的契机。

    陈映真好奇的问:「您那几篇文章是经过了翻译吗?」

    「我写的就是英文稿子。」林朝阳答道。

    陈映真惊叹,「我还在想,《纽约客》的翻译水平怎么会这么高,原来是您自己写的。」

    他又称赞道:「您的英文写作水平实在不逊于那些以英语为母语的作家们。」

    他是湾岛文坛有名的铜牌,早年因「组织聚读马列共产主义、鲁迅着作」而被湾岛ZF判刑,出狱后性情不改。

    去年更是宣布常住燕京,这次是为了林朝阳的访问特地回到湾岛。

    今天在场的,除了他,白先勇也是特地从美国回湾岛的,

    林朝阳与陈映真客套了两句,白先勇说道:「我听在纽约的朋友说,林先生现在还在创作一部全英文,还是根据真人真事创作的?」

    林朝阳闻言表情略显讶异,没想到连白先勇都知道他新的事。

    白先勇出身名门,父亲是小诸葛。

    他五十年代末便进入文坛,是湾岛文坛七八十年代风头最劲的作家之不过他成年后在湾岛的时间并不长,大学后去了美国爱荷华大学学习,

    后又进入了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芭芭拉分校教学,一直住在美国。

    还曾写过一部以留学生为对象的短篇集,书名就叫《纽约客》。

    白先勇常年生活在美国,认识些美国文化界的朋友想来倒也不稀奇。

    「是。」

    听着两人的对话,周围人不禁满心好奇,林朝阳竟然在以全英文写作?

    在大家看来,以非母语来写长篇跟写专栏文章,难度可不在一个范围上。

    白先勇面上露出钦佩之色,他在美国教学、生活,时常也会以英文写些文字。

    深知对于他们这些说中文的作家来说,要以英文来写作,并且还要获得美国人的认可,是多么有难度的事。

    而且,他还从朋友处了解到,林朝阳这次创作的内容题材十分大胆,竟是以如今人人谈之色变的HIV病毒为背景。

    提到HIV,白先勇很有些感慨,因为他本人就是同性恋。

    HIV病毒的起源未知,但在男同群体泛滥是不争的事实,这个原本就边缘化的群体这几年已经被妖魔化,-->>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