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 第九十七章:刘备借荆州,打一成语(3/4)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    “而刘备在荆州待了七八年,本就有仁义之名,携民渡江更是落实仁义之举。”

    “比起江东孙权更加有道义,所以,投奔刘备的人源源不断,而周瑜大受冷落。”

    李世民倒了杯水给李承乾。

    “没错,说起来就是道义、仁义这种说常了的东西。”

    “但自古为帝者却很少放在心上。”

    “纵观两汉,刘家天子除了寥寥数人以外,都占有道义,心怀仁义。”

    “而身处乱世的刘备更是将这份仁义衬托了出来。”

    “此乃蜀汉消逝的可惜之因。”

    李世民叹口气。

    “那是一群心怀道义、仁义、忠义之人的寄托。”

    “可惜……”

    ……

    北宋·徽宗时期

    赵佶对同行的蔡京说道:

    “朕知道,对于联金伐辽之事伱们有很多异议。”

    “孙权待刘备属于养虎为患,朕对金人也类似如此。”

    “但就像孙权借刘备荆州一般。”

    “曹操势大,不能不防。就如辽人势大,不能不伐一般。”

    “这就叫两害相权取其轻。”

    “我大宋有禁军百万,只要有金国人牵制部分辽国兵马,定可踏平燕云!”

    “得到燕云后,自然不惧什么金国!”

    “此乃天赐之举啊。”

    一旁的蔡京低着头,缓缓说道:

    “陛下,金人先后攻克辽国的辽阳府、临潢府,可谓战力惊人。”

    “而我大宋的禁军,连辽国都打不过,怎么可能防的住金人?”

    “陛下,金人不是刘备,他们是曹操!”

    “辽人才是刘备!望陛下三思啊!”

    赵佶斜睨了一眼蔡京:

    “爱卿,你老了,回去休息吧。”

    ……

    大明·朱棣时期

    朱棣活动着身体,对身边的孙子教导着:

    “这古往今来啊,都对孙权借荆州这事儿颇有微词。”

    “朕告诉你,这么认为都是些不懂军事的笨蛋?”

    一旁跟着活动的朱瞻基抽了抽嘴角。

    “爷爷,您这话说的,大了点吧?”

    朱棣扭着腰,瞥了一眼那孙子。

    “孙贼,考较上你爷爷上了吧?”

    “哎呦!孙儿怎么敢啊!”

    “哼,小兔崽子,爷爷今天给你上一课!你过来。”

    朱棣让朱瞻基走进蹲下,自己折一个一朵花,用花茎在地上略画了一下,随后说道:

    “江陵,位居南北水陆之要冲,北临襄汉,南扼湖湘,东接江左,西控巴蜀,是地地道道的战略要地。”

    看着那十分潦草的地图,朱瞻基尽量理解着。

    “刘备之前占领的武陵、零陵、桂阳和长沙郡,虽幅员辽阔,但其价值都不大。”

    朱棣在地上一指:

    “如果江陵不在刘备手上,那不管是北上襄樊打曹操,还是西进益州打刘璋,都是举步维艰。”

    朱瞻基疑惑的看向老爷子。

    “是啊,所以孙权干嘛要把这么重要的地方借给刘备呢?”

    朱棣拍了一下朱瞻基的脑袋:

    “你小子,怎么不开窍呢?这是站在刘备的角度上看的,你怎么不站在当时孙权的情况上看看呢?”

    朱瞻基摸着脑袋嘟囔着:

    “拍傻了都。”

    老头眼睛一瞪,朱瞻基脑袋一缩。

    “您继续,您继续,孙儿还不懂呢。”

    朱棣哼了一声,继续道:

    “所谓甲之蜜糖,乙之砒霜。”

    “此时襄阳、樊城还在曹操手里,一旦曹军南下,长江北岸的江陵首当其冲。”

    “那孙权就要硬着头皮硬上迎敌,而驻扎在长江南岸的刘备反倒可以躲在后面。”

    “而这,就违背了孙权一开始与之结盟的初衷。”

    “而且,自从孙权进攻合肥-->>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