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一人之下 第三百一十二章 大婚(3/5)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    因此沿途经过的街道不多,普通百姓是看不了热闹的。

    但嬴政疼爱成蟜这个小弟,想要更热闹一些,庆贺的人更多一些。

    因此把这场婚礼规格提到了仅次于君王大婚,储君大婚的地步。

    嬴政没有王后,自然没有最高规格的大婚。

    儿子都还没有成年,储君就更别提了。

    成蟜的婚礼算是近几十年秦国最热闹的婚礼了。

    咸阳城的主干道皆已戒严,主干道两边每五步就有一名全副武装的秦卒肃立。

    秦国的百姓们或是在路边,或是在家中,或是在店铺里瞧着热闹,讨论得颇为热闹。

    咸阳主干道绕一圈这个流程非常顺利,没有遇到闹事的。

    这除了秦军和罗网的功劳,内史衙门的功劳也不小。

    内史衙门发放了告示,让百姓注意六国居心叵测之徒搅闹婚礼,在群众的力量下,居心叵测之徒很难藏身。

    这是成蟜立下的功勋影响,老百姓对于秦国有成蟜这位公子还是挺自豪的。

    回到府邸,炎妃通过中门进入候府之中,径直前往后宅一直空着的正院。

    其实也不算空着,成蟜有时候会住,只是次数很多。

    毕竟居住在正院要独守空房,成蟜怎么可能多住?

    又不能把其他女人叫到正院来,这是对未来正妻的不尊重,同时这种暗示也容易完成后宅不宁。

    迎亲完毕,稍微喝口茶歇息,等到时间到了,成蟜便去正门迎客。

    此时正值到了夕阳西下,黄昏之时,雍侯府中门再度大开,中门旁边的小门也都打开了。

    成蟜负责在中门处在迎客,还有奉常府的老大帮忙,小门处是秦国老一辈的宗室在帮忙迎客。

    这种场合没有仆从迎客的道理,哪怕是钟黔也是远远不够资格的。

    一般卿以下的客人从小门进入,卿以上的客人从中门进入。

    若是无官无职,那么就不能从正门进入,而是从侧门进入,比如阴阳家的人。

    这样规格的大婚自然不是什么人都能够参加的,但哪怕排除了很多人,大门外依旧车水马龙,人流不息。

    随着时间的推移,来客的身份就越来越高,权贵官员之中自然以吕不韦的身份最高。

    但吕不韦的到来只能算是大婚高潮的前奏,真正的高潮自然是王宫那一群人到来。

    秦王嬴政,华阳太后,夏太后,太后赵姬,母妃韩夫人,清夫人,丽夫人,扶苏等等。

    这一群秦国最尊贵的人到来,门外门外有资格站着的就屈指可数了。

    等把这一群最尊贵的客人,也是亲人迎进府,成蟜就离开了中门,此时天边只剩下最后一丝光亮。

    雍侯府内的各色灯笼已经全部点燃,各色灯光闪耀,再加上各色垂落的锦绣丝带,从天空俯瞰而下,好似到了人间仙宫一般。

    雅文库

    府内热闹非凡,外院的各个院落除了仆从所居的地方,全部摆满了桉几,身穿新衣的男女仆浩浩荡荡,有条不紊的摆放着餐具……

    侯府正厅是婚礼正式举行的必场所,成蟜正儿八经的长辈坐在上首,像清夫人,丽夫人,扶苏就站着。

    上首两边则是坐在秦国上卿级别的重臣冠礼,右边以吕不韦为首,左边以蒙骜为首。

    唯一没有坐着的上卿就是奉常老大人了,他需要把控婚礼流程,主持婚礼。

    不过虽然奉常老大人没有坐,但得到的好处却是很大。

    主持了成蟜的婚礼,以后整个雍侯府都会承情,潜在好处非常大。

    如果这份人情用得好,别的不敢说,保一代子孙富贵轻而易举。

    正厅内外除了负责礼乐的位置,其他地方皆有序站着准备观礼的宾客。

    吉时一到,成蟜和炎妃两人来到了正厅。

    值得一提的是炎妃并没有盖盖头,盖头头这个习俗最早要在南北朝才开始出现。

    不过炎妃面上也罩了一层玄色半透明薄纱。

    按照奉常的指示,两人认真的进行着婚礼的流程。

    不管是新郎新娘,还是观礼的宾客皆全程严肃庄重,没有人会,也不敢,表现出失礼之处。

    哪怕是寻常人家,如果在这种庄严肃穆的场合失礼,那也是把主人家往死里-->>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