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一人之下 第二百九十八章 韩之悲哀(2/4)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大秦帝国?」

    「名字不错,甚和我意,那就下一道诏令吧。」

    两兄弟轻描澹写之间就决定了韩非的命运,让韩非的强韩之梦真的成为了梦幻泡影。

    至于韩非的意愿,那根本不重要。

    两兄弟认为不重要,韩国那边同样认为不重要。

    因为牺牲了韩非,他们的利益至少还能够暂时保证,未来的事情未来再说,先顾眼前。

    谈完正事,成蟜就跟嬴政天南地北的闲聊。

    之后成蟜没有打扰嬴政宝贵的午休,跑到后宫拜见了一圈长辈就出宫了。

    当天下午,午休后的嬴政开始处理朝政,立即就下达了两份诏令,一份是给韩非的,另外一份是给王龁的。

    两份诏令以正常的传诏速度从咸阳出发,三天后就是到达了王龁的手中。

    收到命令的王龁立即开始做准备。

    由于韩国有一定可能不交出韩非,因此王龁是真的进行着战争准备。

    反正持有嬴政的诏令,王龁是有恃无恐,韩国真不给,那就打。

    自他而下的秦国,刀剑早已经饥渴难耐了!

    平阳重甲兵驻地物资储备充足,再加上平阳重甲兵本是秦国野战精锐,训练有素,一天时间就准备完毕。

    第二天清晨,天还没有完全明亮时,密密麻麻,无边无沿,黑衣玄甲的平阳重甲兵就出现在了韩国边关城池之外,旌旗似帘幕,戈矛似麻林,寒光耀眼,却无声无息。

    韩国的边军看到这一幕顿时吓得头皮发麻,浑身发软,目瞪口呆。

    没办法,谁叫秦军的名声太过响亮,战力太过强大,这个更是名声还要更盛一些。

    五国联军都没有打赢,光凭韩国一国实在是胜算渺茫,偏偏如今的韩国又无险可守,寻常城池根本挡不住秦军。

    能不怕吗?

    韩国边军的效率从来没有这么高过,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变负责镇守边关的将领手中。

    当时,此处边关的将领正在用早膳,听到消息微微一愣,随即勐然把碗快一扔,顶盔都来不及拿,狂奔而出。

    好在王龁暂时并没有意思意思的想法,否则凭借着韩国平坦的地形趁夜袭击,这处边关应该已经拿下来了。

    等到边关将领布防后赶到城门口,面色凝重的眺望,收到下属禀报的王龁才一手提刀,一手持诏,单人独骑走到边关城池下。

    之所以敢如此坐,除了因为王龁艺高人胆大,最主要的还是笃定韩国不敢先动手。

    谁要是挑起跟秦国的战争,谁就是韩国的战犯,肯定是要受到韩国内部的制裁的。

    因为韩国正想尽办法,竭力避免给秦国开战的借口。

    主动送上借口,很可能被怀疑成内鬼,不制裁你制裁谁?

    不是说没有正当借口,秦国就不能动兵了,想要打你时,韩国先迈右脚都是借口。

    只是如果没有正当借口,其他国家都有理由光明正大的插手,亲秦派也就不好出言反对。

    看见王龁单人独骑的出现,守城的将领立即下令松开弓弦,免得哪个愣头青,内鬼,过于紧张者擦枪走火,引爆冲突。

    没有办法,这就是弱国的悲哀,别人都兵临城下,自己还得注意不要擦枪走火。

    「王将军这是何意?」

    守城降临按着城墙,大声喝道。

    王龁本是秦国的老将,名将,驻扎地距离秦国边境又近,再加上旗帜,守城将领自然不可能不认识。

    「我王有诏令传达,下来接诏传回新郑,否则开战。」

    虽然是仰视城头,但王龁的语气那是居高临下的命令,声音中气十足,宛如洪钟似的。

    秦王下诏到韩国?

    什么时候秦王兼任韩王啦?

    守城将领心中腹诽,但听着不是来开战的,心中也松了一口气,一但开战,他的下场不死也好不到哪里去。

    「王将军稍待。」

    很快,城门打开小半,这是预防秦国使诈,到时候返回能够及时关闭沉闷。

    守城将领带着一队骑兵从城门鱼贯而出,来到距离王龁一丈远便停住。

    「不知是什么诏令?」守城将领小心翼翼道。

    「你没有资格知道,你只需要将这份诏令护送回新郑就行了-->>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