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1855 第27章 且把新安先红遍(3/4)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多谢师傅师娘垂怜,我回去后和绾娘好生商量一番,寄信给您回复。”

    冯天养不知绾娘心中如何思量此事,不敢擅自答应,只好先说回去商量。

    “行,你先去吧,为师有些累了。”

    临近中午,苏峻堂鲜见的没有留冯天养吃饭,将他赶了出去。

    他打算将冯天养关于叶名琛的分析好好梳理一番,找个合适机会再劝一劝叶名琛。

    于公,他身居堂堂三品,心中良知不允许他看着局势败坏而无所作为。

    于私,他和叶名琛相互扶持近二十年,无法坐视叶名琛真的穷途末路。

    冯天养还从未大中午的被师父赶出来过,在按察司门口发了会儿呆,有些摸不着头脑,跟着自己的亲卫在街边随便找了个家饭馆吃了饭,然后便原路乘船返回,于第二天早上回到了新安县。

    “怎么回来这么早?”

    曾绾娘正在后堂书房苦练冯天养给她布置的英文作业,看到未婚夫比预计提前了好几日返回,颇有些好奇的问道。

    “那里已经没有什么努力的需要了,眼下最要紧的事在家里。”

    冯天养边回答边拿起绾娘写完的作业检查。

    写的不够规范,但每个字母都写的十分认真,显然是下了功夫。

    自司马运峰死后,绾娘就变得沉静了许多,伤感了一阵,开口向冯天养提出了学习英语的要求。

    冯天养自然不会拒绝。

    眼下他最大的难关,其实就是人才短缺的困境。

    容闳在香港刚刚晋升为一等秘书,位置不可取代,只能抽出时间帮着编写教材,或者寻找些和阿方索一样的人,将其推荐到冯天养这里来提供助力。

    黄胜现在是所有工厂的灵魂人物,一刻也离开不得。

    而冯天养肩头更是重任如山。

    团练扩编,吏员培训、减租减息。

    哪一项都是需要冯天养全力投入的艰巨任务,如果绾娘能帮他分担一下,当然是再好不过了。

    好在冯天养知道基层军官和吏员队伍的重要性,从未放松过对年轻吏员和军官的培养,眼下第二批团练的营、连、排、班军官体系已经完善,唯一让冯天养头疼的是扩编之后的编制。

    清军老旧落后的那套编制冯天养自然不会再用。

    但是四千人这个尴尬的数量让冯天养也有些为难。

    一个团有点装不下。

    两个团又有些太瘦了。

    几经权衡后,冯天养还是决定先把两个团的架子搭起来。

    以后早晚还得扩军。

    若不是手头没有像样的参谋人才,冯天养都想先搭起来旅一级的架构。

    但阿方索不会培训参谋,会当参谋的也不会来投奔冯天养,容闳找遍全香港,也只是找了几个会画军事地图的底层军官送来充当教官。

    什么样的人适合当参谋冯天养也不知道,于是选了七八个编筐篾匠出身的班排长先培养一下试试。

    而团长的人选在冯天养一番认真选拔之后选了出身自己早期衙兵的两人。

    席三宝,外出干活不舍得吃干饭,想要将饭带回家孝敬老娘结果饿倒在路边,被冯天养在路边看到救起,也是他亲手收的第一个衙兵,担任刚刚组建的一团团长。

    韩达,原名韩大,身材魁梧,因为得罪了本村地主被欺负,怕惹事没敢还手,冯天养看中其能够忍辱负重和冷静的脾性,吸收到了衙兵队伍,为其改名韩达,担任二团团长。

    每个团定额一千八百人。

    团下辖三个营,每个营四百五十人,由三个连和一个弹药保障排组成。

    团直属两个连,一个弹药保障连,一个由通讯、侦查、警卫组成的直属连,还有一个直属的教导排。

    两个团之外剩下来的四百人,冯天养组建了一个炮兵营,营长由阿方索暂时兼任。

    主要武器就四门英制八磅野战炮,比曾国藩买的先进一代半,一个炮组定额四十人,冯天养直接按照双倍还多的人员配置,以尽快培养成熟炮手。

    容闳接任一等秘书之后,权力大了很多,借助塔特又买了四门同款火炮,十来天左右就能到货,到时候两个炮营列装八门野战炮,也算是有了像样的重型火力。

    除了四千人如数配足,冯天养将一千五百人的随军民夫也如数招满,还为其配-->>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