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向朱元璋直播朱棣会造反 17 第十七章(2/3)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家常事,有何可吹!他甚至没能歼灭蛮人!”

    【自洪武八年起镇守贵州,到被朱允炆调去打朱棣,这十余年,顾成平数百苗洞,头目干掉,小弟招抚,当地人无不拜服。

    等到永乐年间,思州二田叛乱,朱棣毫不犹豫用了顾成,又派他去干架,都78岁的老头了,半截身子埋入土,却头不晕,眼不花,一到当地,迅速镇压了那些过去的小老弟不说,平定地方到后来,连当地土人都立生祠祭祀他。】

    光幕说到这里,老朱霎时一噎,瞅着这鸡蛋半天,居然挑不出骨头来。

    于是恼羞成怒,调转枪头,轰向儿子:

    “燕王!你是没人可用了吗!78了,还让人去打架,万一有个闪失,死在半路怎么办?就算非要选个对贵州熟悉的人,他不还有个在普定卫当差的儿子吗!”

    朱棣:“……”

    朱棣也很无辜啊!

    可是大家这时已经没心思去领会永乐大帝的无奈了。

    他们俱都在想:生祠诶……好羡慕啊……

    郭英尤其想:怎么回事,本来已经觉得我很牛逼的,可是听来听去,顾成好像比我更牛逼一点……

    【顾成八十五岁时,逝于任上,终老贵州。可以说生命的最后时刻,都在为贵州和贵州人民做奉献。

    直到现在,贵州安顺还有一条叫顾府街的路,相传是他办公的地方。贵州土地及人民对顾成的记忆,可见一斑。】

    朱元璋欲要开火,这时突然听光幕说:

    【可是将贵州平定的功劳完全归功于顾成,也是不客观的。贵州这块土地,如今能成为我们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实际上凝聚了从皇帝到臣子,从汉族到彝族等各族人民的集体努力。】

    彝,宗庙常器也。

    诗经有云:民之秉彝,好是懿德。

    在场读书多的人都闪过了这个字的释义,是个美好的字眼,与如今常唤的群蛮,完全不同。

    【贵州当地,有个奢香夫人墓,是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这位奢香夫人,就是生在洪武年间的一代奇女子。

    洪武四年的时候,贵州最大的彝族部落,水西霭翠归附明朝,成为了贵州宣慰抚使,但很不幸,没多久就死了,丈夫死后,妻子奢香代袭此职。

    但是相传,当时的都指挥使马晔歧视“鬼方蛮女”,忌恨奢香,想逼反他们,趁机一举消灭地方势力,代以流官。

    这些地方势力中,又属水西势力最强,于是马晔就决定拿奢香开刀,故意揪了她的小错,当众脱了她衣服鞭挞。整个云贵地区的彝族首领闻之震怒,共有四十八个部落首领“愿效死力助其反”。

    但奢香没有被仇恨蒙蔽,认为一旦打仗,只会两败俱伤。

    于是她选择上京告御状,向洪武大帝称述是非,洪武大帝也深知和平的重要,听完奢香的冤屈后,当即下令斩了马晔,还封奢香是“顺德夫人”。

    奢香感念洪武大帝的公正严明,回到贵州之后,从此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修筑驿道,沟通交通,还修筑了著名的龙场九驿,将贵州与大明紧密联合在一起。】

    光幕徐徐说来,众人听得也是心潮起伏,夫人贤淑勇毅,陛下圣裁明断,那奸邪小人马晔,也被一刀斩断他罪恶的一生,果然是大好特好!

    直到老朱一皱眉:“等等,咱怎么记得,龙场九驿不是今年修好的吗?”

    此时光幕继续说:

    【是的,就是那个龙场悟道的龙场驿,咱们的千古第一完人王阳明先生的证道之所!而水西安氏的祖先,历史上曾经帮助诸葛亮七擒孟获。】

    朱元璋还在翻脑子里马晔的小本本呢,听到这儿一时愣住。

    千古第一完人?这称号怎么听起来比千古一帝还体面?

    还悟道,竟如什么白日飞升的活神仙似的!

    至于水西安氏的祖先帮诸葛亮七擒孟获,打量有谁不知道似的,还要白说上一句?

    【当然,事实上,这个故事是有一些水分的。它最早成书于嘉靖时期,来自进士田汝成编写的西南史《炎徼纪闻》,大约是当地广为流传的传说,田汝成误以为是事实,写了进去,后又被明史采入其中。

    有研究彝族历史的学者进行过考证,驿站毕工是洪武二十五年正月十五日,那时马晔还在任,没有死。所以并不存在朱元璋斩杀他,奢香依约而修这件事。

    还有一个佐证,故事里写到,马皇后也接见了-->>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