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
张振点头哈腰,感激不已。
荀或则是收好玉玺:“我要回营了,你们继续搜寻。”
张振拱手:“诺。”
目送荀或离开后,张振兴奋得恨不得跳起来。
他实在是没有想到。
不过是枚印章而已,居然能这么值钱。
“再多找找,说不定还有。”
“哈哈!”
张振兴奋不已:“我可真是太聪明了。”
此刻。
雒阳南门。
中军,大帐。
刘辨端坐上首,表面上正在捧卷读书,但实则是在与专家沟通交流:“老师,咱们既然要放弃汝南,为什么不放弃颍川呢?”
“袁术是豫州刺史,他能对汝南太守徐璆下手,自然可以对颍川太守李旻动刀,咱们完全可以把李旻也撤回来,这样不是能把拳头握得更紧吗?”
军师联盟解释道:“辩爷,放弃汝南的根本原因,是因为这里是袁氏的老巢,根深蒂固,徐璆根本就站不住脚。”
“但是颍川不同!”
军师联盟立刻将话题,转移到颍川郡:“其一,颍川郡与司隶接壤,即便辩爷将来引兵返回南阳,势必要在雒阳范围留一支兵马。”
“不管咱们打与不打,只要留一支兵马在雒阳,名义上就还是在讨伐董卓,河洛地区没有粮草,屯田固然能解决一部分,但仍需要颍川、南阳的支援。”
“单从这一点上来讲,颍川郡就不能丢,因为它是沟通南阳、河洛的桥梁,只有这样,咱们的粮草才能源源不断的送上去。”
“此外,再从战略上分析,颍川郡是咱们打入豫州的楔子,占领中原富饶之地的跷板,一旦咱们彻底稳定根基,决心向外扩张时,豫州、荆州必是首选。”
有道理。
刘辨深以为然地点点头,转而又问:“汝颖士族尽皆集中在汝南、颍川,咱们的势力延伸在颍川,岂不要对颍川士族动手?”
“辩爷勿急。”
“这便牵扯到其二了。”
军师联盟紧跟着分析道:“颍川郡虽然有很多世家,但诸如荀、陈、钟、韩等,皆以经学传世,而非累世显官称雄,这一点跟汝南袁氏完全不同。”
“汉桓帝时,颍川才冒出了‘颍川四长’,这才把名声真正打出去,截至汉末,这四家也就荀家还拿得出手。”
“但也不过只是个司空荀爽,而且按照史料上的记载,荀爽要不了多久,就该去世了,荀家真正的崛起,是在荀或投靠曹操,而且是曹操成势以后。”
“从某种意义上说,颍川郡的士族是辩爷可以拉拢的新世族阶级,何况荀家还有荀或在,唐家还有唐煜、唐冒在,颍川郡的土壤岂能轻易丢弃。”
“咱不仅不能丢,而且还要好好经营。”
军师联盟着重强调道:“最为关键的是,李旻已经在颍川郡站稳了脚跟,虽然个人能力上略有欠缺,但足够忠心,可以弥补缺陷。”
“对于辩爷而言,可以汲取颍川的人才资源、物产资源,而唯一需要付出的,便是加强李旻的军力,令其有实力与袁术抗衡。”
袁术?
刘辨只能呵呵了。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过招,刘辨还真没把袁术放在眼里。
如果,袁术没有家族方面的支援,他能不能建立一番功业,犹未可知。
何况如今,袁术、袁绍必将迎来一场大败,等他彻底缓过劲儿来,自己的实力必将更强。
......
正当刘辨与军师联盟沟通时。
“殿下!”
“殿下—!”
忽然,帐外响起悠悠一声呼唤。
是荀或。
刘辨一下子判断出来。
他举目望去。
但见,帘帐起,荀或疾步上前,脸上遮掩不住的喜悦:“文若,可是有何喜事?”
荀或飞快点头:“殿下,大喜事!”
言罢。
荀或急忙呈上木盒:“殿下,您猜这是什么?”
刘辨眼神骤亮,脑海中浮现出一个名词:“莫非是传国玉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