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送死。正好,我们这次就一举吃掉他们,让他们有来无回。”
秦藩这段时间做的许我工作,还是取得了很多成果的。
都说善用兵者,都能做到在开战之前,就已经有了胜算。
而现在,秦军的形势确实如此,表面上看来胡人来势汹汹,但实际上,秦军却已经在战场之外把双方的力量对比给悄然改变了。胡人成了孤军深入,秦军却是主场作战,而且还邀请了一大堆的打手来。
不过李璟还是摇了摇头,叹道:“若非万不得已。孤还是不愿意实行高压政策的。这样的打压策略并非良策,孤可不希望,一边还在对外做战。可有一日自己的内部却也爆发了叛乱....”
“秦王一定不会抛弃我们,友军的兄弟们现在一定就在长城附近!大家再加一把劲。沙陀的未来还要靠我们,在沙陀的复兴之前,老子可不想就这么早死了!”李嗣源大声的在马上鼓舞着士气。
“是!”
“打起精神来,绝不可掉以轻心!”
“是!”
李嗣源满意的点点头,勒马回转,在转身的一刹那,他听到了漫山遍野的号角之声!
大地在颤抖。山峦的抖动,无数黑压压的胡骑,如同鬼影一般,从各个方向冲了出来。喊声震天。
李嗣源握着长槊的手背,青筋暴起。
才出虎穴,又入狼窝!
“向东,向东,向东!”心里只剩下了这一个念头。三千兄弟掩护他们突围,路上突围时又有上千兄弟拼死殿后才逃到此地,他们绝不能在此覆没,不能辜负了那些兄弟。
“沙陀不死!”李嗣源大声吼道,纵马横槊。当先朝着他看起来薄弱的东方冲了过去。他身后的沙陀骑士紧随其后,一齐高喊“沙陀不死!”便如同一支巨大的弩枪,离弦而去。
李嗣源战场上那份直觉是惊人的,当鞑靼骑兵发动进攻时,铁木刺和赤鬼儿二部之间的配合出现了点问题,两人没能同一时间出击,结果导致了两部人马之间有了一道明显的缝隙。而李嗣源却正率部直冲这个薄弱的结合部,拼死的冲击之下,这个薄弱的结合部,居然被视死如归一往无前的沙陀军冲出一道巨大的通道。
李嗣源也不敢恋战,头也不敢回,只是一路向前冲,向着东方冲。
铁木刺和赤鬼儿调动兵马合围包抄过来时,已经为时已晚,最终还是有三千余骑冲了出去,只留下了几百战死士卒尸首。
一场伏击战,转眼间就成了一场比拼耐力的追击战!
黑夜变成白天。
李嗣源率领着残部在茫茫塞外跑了一个晚上,人困马乏,他们且战且退,交替掩护着撤退。
撤退的路线,完全是由一条布满着沙陀战士尸和血组成的血路组成。
然而鞑靼人契而不舍,不依不饶,衔尾直追。
到了最后一次殿后作战时,李嗣源甚至看到了远方飘荡着的契丹军旗。
看到这契丹军旗,李嗣源心里清楚,那几千往另一个方向突围,以引起注意的弟兄们已经全部战死了。
留在那里的胡骑也都加入到了这场追击之中,他们交替休息,轮流追击,完全不给沙陀人喘息之机。
局势越来越让人绝望!
一直坚持到了日中时分,李嗣源他们听到了远处的浪花声,顺着声音发现了东羊河。
“全军下马,饮马喝水,稍事休息!”李嗣源揣度着胡骑与他们的距离,下达了命令。哪怕明知后面追兵在即,可他们也无法不休不眠的一直奔跑下去,人受不了,战马也受不了。
沙陀士兵们发出一阵欢呼,争先恐后的牵着战马奔向东羊河。一边饮马,沙陀士兵们一边才终于有空把突围前准备好的胡人肉干拿出来狼吞虎咽。
李嗣源望着这一幕,心中长叹。他将杨林叫到身边,低声道:“杨参谋,我们现在已经到了东羊河边,顺着河往下,就能翻过长城,进入山前了。那里,就是秦藩的地盘,我需要你带一队兄弟赶去求救兵!”
杨林有些吃惊,抬眼望着这个年青的沙陀汉子,“郡王,我们已经到了东羊河,只要循河东行,马上就能真正的突围了。”
“可我们的战马不行了!”李嗣源摇头。
杨林回头看了一眼,就算他这个联络参谋,此时也看的出来,战马差不多都废了,哪怕饮水休息,也撑不了多久了。
“你带一百骑,每人双马,以最快的速度去黑石堡,让秦军发兵救援。从这里再往前,到黑石堡的一半距离就是长城口,那里是个险要地方,我们会争取赶到那里,在那里固守待援!”从这里到黑石堡,有一百五十里,就算长城口在半路上,也有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