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下商洛、上洛,于十一月二十五日,攻克了蓝田关。
长安。
这座大唐京师,曾经世界上最繁华的都城,已经不记得是第几次被攻破城门,被野蛮占领了。
杨复恭当初虽然急返长安,但一个太监,又如何斗的过一个猛将。虽然杨复恭的占有地利,且兵马多于西川军,可太监统领的一群神策禁军,和一个名将统领的蜀军,差距还是太大了。
早在李璟刚攻下蒲津的同时,高仁厚就攻破了长安城。杨复恭兵败如山,甚至都来不及回城带走皇帝,就被川军杀的仓惶败逃到了凤翔。长安城直接落入了高仁厚之手,上自天子李晔,下到宰相大臣等,一个都没来的及逃离。好在高仁厚攻下长安之后,严明军纪,早早封锁了宫殿皇城,皇帝等虽被软禁,起码人生财产安全还是得到保障的。
高仁厚虽然拿下了长安,得到了粮食等补给,可他却一点也没有高兴。
他高兴不起来,如他当初预料的一样,川军一旦背叛长安方面,虽然短时间内拿下了商州、金州,甚至兵入长安,将长安也夺下了。可这又有什么意义,田令孜捅了杨复恭一刀,捅的很狠,杨复恭直接被这刀子捅死了,可结果,最大的赢家是李璟。
现在,他们回川中的后路都被堵了。
“高帅,田公来信,让我等勿必坚守长安,他老人家已经率神策军奉驾赶来长安!”田敬忠一路小跑着过来,大冷天的,额头上却全是汗珠。
高仁厚闻听,却没有丝毫的动容。都这个时候了,田令孜还想着重回长安,再执朝政,真是白日做梦。若是他清醒点,此时最好的选择就是立即让他们西撤岐州,从散关撤回剑南。最好是把长安的天子和百官以及财帛等物一起带走。这样一来,蜀中天险,凭地利,再加上朝廷名义,也许还能撑个几年。
但若是坚守关中,那纯粹是找死,而带着皇帝赶来关中,更是找死。
关中四塞,潼关和武关都丢了,振武、天德、保大、定难、同华,五个藩镇都已经被秦藩吞并,他们还如何抗拒李璟?
陈敬忠在高仁厚这里磨蹭了大半天,高仁厚也没给他什么好脸色,可陈敬忠还不敢有半点满,今时不同往日了。
等陈敬忠走后,高仁厚坐在案前又沉思了许久,最终,还是无可奈何的长叹一声。他也是有心杀贼,可却无力回天啊。若是田令孜不鼠目寸光,也许事情还能有些补救,可事到如今,一切的一切都已经晚了。大局明了,谁也挡不住李璟的脚步了。
“大帅,校尉李茂贞求见!”侍卫在帐外报道。
高仁厚听到这个名字微微皱眉,做为统兵大将,他对于自己手下的每个士兵的名字也许不能都记得,但对于手下的军官,却差不多全都记得的。李茂贞,只是一个小小的都头,他突然来求见,是何意思。若是以往,他是不太可能见他的。但此时,他拧了拧眉头,最后还是道:“让他进来。”
李茂贞在侍卫的带领下进入厅中,心中有些忐忑。不过功名富贵,在此一博,也就壮了几分胆气。
“何事求见?”高仁厚打量了李茂贞几眼,语气中带着股威严。
李茂咽了咽喉咙,壮着胆气道:“卑职向来敬佩大帅威武,今日斗胆前来,乃是为大帅指明一条明路。”
这话一出,高仁厚的脸色陡然一变,双眼一瞪,手掌就重重的在案上一拍,啪的一声巨响:“好胆!”
李茂贞几乎被这一声巨响吓的跪倒,好不容易才稳住心神,把牙一咬,脖子一梗,继续道:“秦王让某告诉大帅,天下纷乱即将结束,朝廷正需大帅这等有才文武之士。况且,当今天下大势已分,又何必再造杀孽,徒增伤害。还请大帅看在天下无辜百姓,看在那些将士们的份上,弃暗投明,也为天下多保留一分元气!”
李茂贞见高仁厚似有所松动,越发的滔滔不绝。而坐在上首的高仁厚,虽然脸色依然阴沉,但却并没有阻止他的游说劝说,只是紧急着眉头,似在做着什么挣扎。
等李茂贞说的喉咙冒烟,嘴巴起泡,终于说不下去了的时候,高仁厚终于开口了。
“本帅要亲自面见秦王殿下一面,你能安排吗?”
李茂贞喜出望外,高仁厚愿意见秦王,那这事就有劝了。当下连忙点头,“可以,可以,某马上向秦王禀报此事。”
“嗯,此事越快越好,记得先不要宣扬!”高仁厚道。
“明白,明白。”李茂贞几乎都有些不敢相信这是真的,自己几句话就说动了高仁厚?可事实如此,他不及多虑,连连点头退出。
ps:这本书写到这里,差不多也就要结束了。后面这部份已经是收尾了,这个尾很不好收,写的很艰难。总是写写删删,有时甚至更不出来。但是,大致上,会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