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逐鹿天下 第977章 同仇敌忾(3/4)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r>    他们都认为越国和晋国是敌国,哪怕是移民其他国家,那也不会选择越国和晋国。

    采用这种方法,确实能短时间凝聚国民共识。

    但时间长一些,肯定会导致国家之间矛盾激化。

    寻常的时候,顾尊汉肯定不会出这个主意。

    但现在这种时候,不需要等到民间的情绪爆发,欧洲各国因为利益冲突,定然会爆发更大规模的战争。

    汉人心中的大一统思想已经深入人心。

    一个区域存在多个汉人为主的国家,必然会爆发统一之战。

    欧洲地区十数个藩属国,只要有一个藩属国的国君想要统一欧洲地区。

    各大藩属国之间的战争,那就不可避免。

    这样想的国君,不是一个两个,而是大部分。

    欧洲的局势,有识之士都能看出来。

    顾尊汉有时候就在思考,皇帝苏河肯定会预料这种情况的出现。

    皇帝苏河默许这种情况,就是想通过藩属国之间的战争,不断消耗本地的原住民。

    皇帝苏河的视野更加广阔,他不在意哪个国家称霸欧洲,只在意哪个族群称霸欧洲。

    ………………………………

    越国内阁大臣万粮悄悄回到国内。

    他乘坐火车赶往西阳的途中,听到很多人对于《乐兴条约》和他议论纷纷。

    “万粮就是一个庸人,换任何一个市井小民,哪怕就是换一条狗上去。

    签订条约的内容,那也与他差不多。”

    “老哥说的有理,我们越国占据上风。

    舰队的补给更加容易,随着战争的持续,闽国明显坚持不住。

    闽国的油料和弹药补给都出现困难。

    万粮这个庸官却着急签订条约。

    丹吉港本就是我国凭实力占据,我们拿下这片控制北非的桥头堡,这是一件喜事。

    但辉煌号战列舰沉没所带来的损失,闽国为什么不赔偿?

    任何人都能想到的事情,万粮为什么不做?”

    万粮听到这些人的理论,他是非常的无奈。

    这些人了解的情况都是皮毛,他们才能畅所欲言。

    越国在开战之前想得太好,已经忘记孙子的教导。

    兵者,国之大事。

    越国没有准备好就擅动刀兵,打成这个样子,已经是闽国同样没有准备好的因素。

    越国的这一场战争,让越国认识到。

    他们之前经常打胜仗,那是有帝国这个强大的平台。

    越国建立的时间太短,战争物资准备的都不齐全,需要补课的地方太多。

    越国确实占据上风,但战争继续持续下去,越国的发展直接崩盘。

    这次战争没有给越国带来太多的利益损失。

    反而因为战争的情况,洗清了越国上下的浮躁。

    万粮相信,越国再次开战,一定是已经全面准备好。

    ………………………………

    晋国外交部尚书徐风岩,胆战心惊的踏上晋国的国土。

    他在回国的路上,就已经接到同僚的电报。

    晋国国内的某些派系,因为《乐兴条约》的签订。

    徐风岩出卖了两湖城以北的庞大领土。

    这些人认为他是晋国的奸臣,一些人要诛杀奸臣。

    还有一些人认为徐风岩是敌国的奸细,他们要为国清理叛徒。

    徐风岩在条约上签字之时,他就知道自己是除了顾凌军大都督之外,最重要的背锅人选。

    这次他们晋国与闽国简短的冲突之中,已经发现晋国出现的很多问题。

    最为重要又无解的问题,那就是晋军的实力太弱。

    孙子兵法都介绍围城,攻城的一方要十倍围之。

    晋军却用两倍于敌军的军力守城,这才勉强把两湖城守住。

    时间一旦拖得太长,晋军疏于训练的问题就暴露无遗,战局不知道向何处发展。

    徐风岩这个字,那是不得不签。

    徐风岩在齐国被顾尊汉多次嘲讽,但有一句话他认为很对。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