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逐鹿天下 第533章 教育皇子(3/4)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皇,儿臣认为钱最重要,有钱能买到吃的,有钱能买到牛,有钱能读书识字,改变自己的人生。”

    皇帝苏河听着儿子们的回答,最大的苏蜀也只有十周岁。

    他们有这个认识,已经出乎皇帝苏河的预料。

    皇帝苏河语气凝重的说道:“这个问题,很多人都有不同的答案。

    朕认为最重要的东西,他们必须能创造价值。

    大华之前的王朝,有两个东西贯穿了数千年,主导了王朝的兴衰。

    他们就是土地与技术。

    有土地,才能种植粮食,养活自己家人。

    牛和农具也算很重要的东西,它们却是依附土地而存在。

    每一次技术的突破,都会改变一个时代。

    很可能就会引起一个朝廷的兴衰与灭亡。”

    皇帝苏河看着三个儿子摇头晃脑,似懂非懂的样子。

    他只是想要皇子,记住土地与技术的重要性。

    他们理解这个东西,就能抓住事情的本质,不会被大臣忽悠。

    皇帝苏河看到儿子们很紧张,他笑着说道:“父皇知道你们听不太懂,父皇结合实例,帮助你们理解这些东西。”

    皇帝苏河把一幅画挂在墙上,战国时期百姓在开垦荒地。

    “战国时期,冶炼技术取得突破,铁器开始大规模装备。

    铁制的武器更加坚韧锋利,碾压青铜武器。

    铁制的农具可以让一户人家,就有实力开垦荒田。

    正式冶炼技术的进步,一个家庭就能耕种土地,百姓纷纷逃脱贵族的束缚,成为自耕农,前往荒地开垦土地。

    自耕农掌握土地,就能养活大量的孩子。

    他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

    自耕农的儿子踊跃参军,这些人更服从指挥,能组成远比贵族私军更强大的军队。

    各国纷纷变法,以适应自耕农和铁器带来的变化。

    齐、楚、燕、韩、赵、魏、秦这七国抓住机会,变法成功,成为战国七雄。

    贵族私军的没落,分封制也被郡县制取代。

    其中秦的变法最彻底,耕战国策能极大动员自耕农,他最终统一了天下。”

    苏蜀等皇子瞪大眼睛,父皇讲述的这一个角度,是他们从没有接触过的内容。

    他们听着这些事情,感觉很新奇。

    皇帝苏河挂上第二幅画,大宅院之中,几名读书人小心翼翼,共同阅读着一本书。

    “国家的治理,需要大量人才。

    人想成才,必须要通过学习知识。

    知识传播最重要的载体书籍。

    在竹简时代,只有少量的贵族能学习到知识。

    这个阶层,掌管着国家。

    汉代发明了纸,知识更容易传播。

    但知识是极为重要的资源,他们被一群人所垄断,这群人组成了世家。

    世家借助手中的权力,很容易让自耕农破产,获得他们手中的土地。

    世家子弟出仕皇朝,获得权力。

    他们掌握着权力和土地,成为国家真正的主人。

    唐朝鼎盛时期,唐太宗李世民,都需要对世家让步。

    从汉代到唐代,当官的主要途径就是其他官员举荐。

    哪怕是隋唐时期,科举制已经出现。

    大量的官员,都是靠举荐当官。

    唐朝的科举,录取的很多人,都是世家子弟。

    甚至出现过,科举一人没有录取的情况。”

    皇帝苏河看着三位儿子,他们瞪大眼睛,听着自己讲故事。

    他们现在的智力,还想不明白皇帝苏河,讲述的是什么东西。

    皇帝苏河挂上第三幅画,一家书店,正在卖书。

    “黄巢起义和五代十国,消灭了世家。

    印刷术的出现,让书籍变得很廉价。

    小地主的孩子,也能读书识字。

    掌握知识传承的小地主,彻底埋葬了世家。

    大量的土地由小地主掌控,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他们被称为士绅,-->>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