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逐鹿天下 第171章 毛衣火爆(3/4)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不开会怎么样?”

    乔振面露苦楚之色,看上去没少被税务局处罚。

    他立刻向杜宝年说明,在秦王府治下做生意,不交税会怎么样?

    杜宝年听完,斗大的汗珠从脸上躺下。

    “还好乔兄提前告诉我,要不然我就吃大亏了。

    我这就把卖棉花的税全交了,要不然我怕自己回不去。”

    “杜兄说笑了,棉花可是免税,一文钱的税都不用交。

    你也太莽撞了,不了解清楚,就敢来做生意。”

    杜宝年擦了擦头上的汗,原来是虚惊一场。

    “乔兄,我这不是被逼无奈,只能来碰碰运气。

    现在这兵荒马乱的情况,生意非常难做。

    你可算咱们晋商,你们已经在汉中站稳脚跟,可要拉兄弟一把,绝不会让你吃亏。

    那些汉商和楚商都抱团,咱们晋商如果不抱团。

    在这个地方,那是根本生存不下去。”

    乔振听到这个,他叹了一口气道:“杜兄,这也没办法。

    咱们晋商,有实力的商号,都是那帮人,做着走私生意。

    只剩下咱们这些大猫小猫三两只,吃一些残羹剩饭。

    我家里是混不下去了,这才来汉中碰碰运气。

    真没想到,汉中这里除了税严,其他情况很适合商人生存。”

    杜宝年摆了摆手,道:“咱们不说这些丧气话。

    我要准备贩些东西去京城,从你这里进货。

    给我推荐一些,利润高的东西。

    关卡那里查的太严,不要推荐犯忌讳的东西。

    我这小身板,可不像其他人,根本扛不住那些东西。”

    乔振思索片刻道:“咱们做生意都要小心翼翼。

    军火和钢材查的最严,贵族贩卖这些东西,今年都被处死三人。

    但大蒜素和青霉素,这两种神药,再加上制药公司出品的其他药品。

    这几种药品,管制的不算太严格。

    这些都是大人物的生意,带出去就会获得巨额利益。

    这根本不是咱们可以插手的生意。”

    杜宝年点点头感慨道:“一小瓶大蒜素和青霉素,在京城那里,售价高达一千两银子。

    这个利润太丰厚了,根本就不是我们能插手的生意。”

    乔振继续说道:“杜兄,你除了可以买一些玻璃镜子,这种东西永不过时。

    剩下的钱,我建议你买毛线。

    汉中产的麻布和棉布,这种机器生产的布匹,一眼就能识别出来。

    大明各地,明面上都不允许贩卖。

    普通商人贩卖就是一个通贼的罪名。

    只有当地豪绅大户,才能卖这些东西。

    毛线就不一样,它是新出来的事物。

    在这些人还没有反应过来之前,你卖到京城那里,肯定会大赚一笔。

    毛衣在这个季节,穿身上实在是太暖和。

    冬天的时候,毛衣也能穿在里面。”

    杜宝年听着乔振说毛衣的种种好处。

    他又跟着隆昌号的伙计,亲手学会织毛衣,了解到织毛衣的难度。

    杜宝年眼睛一亮,他觉得这是一个机会,采购大量的毛线。

    贩卖都京城等地区,这几年冬天一年比一年冷,毛衣销量肯定会很好。

    ………………………………

    钱明义收到邮局寄来的信件。

    毛衣在汉中大卖,毛线供不应求,他们毛纺织业开局就成功了。

    他以最快的速度赶到宁夏。

    带领的官吏都是实干派,很快就建设好毛纺织厂。

    钱明义来到宁夏,才发现这里不是百业萧条,基本变成了废墟。

    这里的百姓因为瘟疫、战乱、天灾,已经千不存一。

    起义军、明军、还有突破长城防线的小股蒙古部落,在这个地区烧杀抢掠。

    大量的死尸没人处理,天灾和瘟疫又肆虐。

    没有官府组织抗灾,这里比其他地方百姓惨多了-->>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