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逐鹿天下 第137章 称王大典(5/6)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br>    刚走出秦王府大门,他就被眼前这一幕惊呆了。

    好多年轻的女子,直接上来围住了他们。

    特别是看到他们胸前的青铜勋章,这些人的眼睛仿佛在发光。

    “夫君。”

    一道身影立刻跑了过来,他走到秦山水身边,警惕的看着,想要扑上来的女人们。

    丁德贵知道事情的内幕,他小声告诉众人道:“这些女子都是良家女子。

    他看中你们就会抛手中的手绢,你们看中他,就可以把手绢接住,没看中不要接手绢。

    已经成亲的人,也不要去接手绢,要不然之后很麻烦。”

    丁家这种有门路的家族,已经提前知道谁会被封爵。

    制作贵族印章,需要雕刻真实的名字。

    秦王府也没有隐瞒这些情况,受封的人都已经提前通知,很多人自己就说出去。

    丁家这种大家族,早就提前锁定未婚的贵族。

    一些小家族,信息不算灵通,肯定会遇到已婚的贵族。

    这件事早已通过报纸的报道,基本人尽皆知。

    丁德贵估计还会有许多成家的人,沉迷于美色,接下其他姑娘的手绢。

    到时候,不知道会闹出什么风波。

    ………………………………

    苏河擦了擦头上的汗,他终于完成授勋。

    这次封了两个公爵,五十六个侯爵,一百七十四个伯爵,五百八十九个子爵,两千四百二十七个勋爵。

    苏熊被封为郡公重庆公,李凤鸣被封为县公广元公。

    原先的贵族,这次根据立功不同,有人爵位提了一级,有人几连跳,还有人原地踏步。

    苏壮被封为郡侯遵义侯,冯三秋爵位提升的最快,他因功被封为二等伯爵。

    军方师级领导,依靠这次战争的功勋,基本都被封为乡侯。

    官服各部尚书,也因为这次功劳,基本都被封为一等伯爵。

    王仲策被封为县侯南郑侯,李志升被封为县侯汉州侯。

    只有少数几个工匠,被授予爵位。

    洪飞鱼爵位提升到三等伯爵,马乾坤被授予一等子爵,九级工乔正华被授予三等勋爵。

    苏河不只是封爵,他还提拔了一批表现出色的官员。

    张祐枫被提拔为教育部尚书。

    钱富文被提拔为户部侍郎,暂代尚书职务。

    吏部考核司司长田文恒,他被提拔为吏部侍郎,暂代尚书职务。

    李元正,提拔为右都御史,管理都察院。

    苏河组建内阁,任命王仲策为内阁首相,内阁为官府的行政中枢。

    内阁阁臣有要求,必须是有省巡抚或是直辖郡知府工作经历,只有王仲策一人符合要求。

    内阁最多有五到七人,内阁议事,首相有一票否决权,占据两个投票权。

    六部和地方汇报的事物,票数过半就形成内阁决议。

    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公文报备秘书处,内阁就能直接执行。

    重大事件,内阁形成决议,通过秘书处递交给秦王,等待秦王下达旨意,内阁执行秦王的旨意。

    秦王批复的旨意,一共保留三份。

    一份留在秦王府存档,一份交给内阁,一份给办事的负责人。

    内阁统管六部,大理寺和都察院独立内阁之外,直接对秦王负责。

    内阁只管政务,无法插手军务。

    内阁也不管钱和税收,钱由银行管理,税收由税务局负责。

    秦王府内阁和大明朝的内阁不同,内阁阁臣都是一品大员,有人还可能兼职六部尚书。

    内阁是秦王府机构的最大调整。

    都督府负责军务,没有多大变化。

    最高权力机构是在凌云殿举行的御前会议。

    每天上午九点到十点,一个小时的御前会议,只有内阁、都督府和三法司等衙门参与。

    每月初一十五,举行御前扩大会议,召集中枢主要官员,专门解决一些重大的事情。

    苏河正式称王,苏母被封为太后,王文君封为秦王后。

    他回到汉中,又娶了一位妻子李惠欣,被封-->>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