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力量,主要也就是帮忙负责下城防,连出城剿匪,都不能指望。
这些年,因为战乱不止,盗匪也“卷”了起来。之前,从埃及那边,就跑来一支贝都因人部落,在城市周围劫掠。这些人作为辅助军,参加过埃及那边的几次马穆鲁克内战,颇有些实战经验。加沙人当时还不知道,见对方人不多,就倾巢而出,想要剿灭这帮匪徒,结果交战没多久,就被人击溃了。民兵们争先恐后往回跑,还好马穆鲁克们反应快,及时去接应,才没让贝都因人跟着冲进来。
这之后,城里人干脆连出城巡逻都不敢了。据队长说,他手下的士兵数量,比正常情况要多不少,也是这个原因。战败之后,商会吓破了胆,紧急掏钱,从北方招募了一些库尔德佣兵补充城防。就这样,才稳定住形势。
所以,他也不建议征调这些民兵从事任何军事行动,甚至连后勤这些都最好别参加。因为这些人完全不想离开老家打仗,而且他们那个战斗力连马匪都不如,也只够坏事的。脱欢等人觉得有道理,赶紧放弃了征召他们帮忙运粮的计划。
不过,城里的商会,还是对罗马军队表示了欢迎。会长亲自带领车队,运送了一批军粮,出城迎接。
他们告诉脱欢,自从国内陷入混乱,各地的埃米尔都不再服从开罗的政令,基本上过一座城,就得重新打点一次,让商人背负了很多额外的负担。
原本的税法也不再通行,军阀们都争相对商人加税,以求获得更高的军费,用来扩充手下,争权夺利。本来还算安全的商路,现在也麻烦重重。每到一处,都有各种合法或者非法的劫匪,前来索要买路财。
他们很希望能通过这次行动,把国家重新组织起来。当然,如果能和罗马本土也建立联系,那就更好了。所以,趁着这个机会,赶紧来示好。脱欢也顺水推舟,应了下来,表示他们一直很重视商路,这次也会借助大家的帮助,争取早日把这里的贸易恢复。
接见完当地人之后,脱欢带着众人,在城外向南眺望,颇为感慨了一番。众人有些好奇,询问他在感叹什么。
“我这两天才听人讲到,这加沙城也是个有标志性意义的地方。”脱欢回答:“当年蒙古西征的时候,南线到达最远的地方,就是在这里。”
“当时旭烈兀率领军队,打到了大马士革。大马士革的苏丹弃城而逃,跑到了加沙。旭烈兀派先锋官怯的不花追击,一路追到了这里。加沙人把苏丹交了出来,大马士革的阿尤布王朝就此灭亡。”
“不过这时候,后方传来消息,说蒙哥汗突然身亡。旭烈兀大惊之下,立刻率领主力返回,只把怯的不花所部留在了这里。很快,埃及的阿尤布王朝军队赶来,驱逐了驻扎在加沙的蒙古军。所以,这里也就成了蒙古人到达的最远的地方了。”
“原来还有这个故事啊。”众人也跟着感叹起来。
“我们去耶路撒冷的路上,当地人告诉我们,在城北,约旦河西,有个小城叫纳布卢斯。一百多年前,蒙古人和马穆鲁克,就在那里进行了决战。当时,蒙古人管那地方叫艾因贾鲁。”脱欢继续说道:“蒙古军队在那里惨败,从此再也没有到达更西的地方。”
“我们的祖上,有不少就是跟着旭烈兀大军,来到泰西之地的。过了这座城,我们就终于超过了他们。之前,我们都不过是在祖辈的遗产上打打闹闹,而之后,才是要跨出我们自己在历史上的第一步了。”
众人闻言,纷纷赞同,表示确实要多加努力。不过,虽然氛围很好,郭康犹豫了下,还是开口提醒道:“我们是作为罗马来收复故土的,不是作为蒙古来征服和掠夺的。大家还是要分清楚。”
“罗马人也没少征服吧。”脱欢意外地说。
“罗马人也很残暴,没少干杀人毁城的事情,但罗马人越打越多,蒙古人却越打越少了。”郭康摇了摇头:“伊儿汗国带来的蒙古本部,连同各部落的老幼妇孺,一共也就20万。然而阿八哈汗在阿布鲁斯坦和马穆鲁克交战,一支偏师覆灭,就损失了七千人。合赞汗在苏法尔草原和马穆鲁克交战,又一败涂地,光被俘的人就有一万多。到完者都汗的时候,连一支蒙古人军队都难以凑出来,连幼发拉底河都过不去了。”
“罗马人当年,文化并不发达,远远比不上希腊人;经济也没有什么优势,迦太基就比他富裕多了。但依然号称‘九头蛇’,能源源不断调动力量参与战争。蒙古人西征时的实力,比他们还要更强,却越来越虚弱,最后自己把自己打死了。我想,我们还是得考虑下其中的原因。这才是接下来,最为紧要的事情吧。”他指了指埃及方向,说道。
说到这个地步,其他人也明白了他的意思。脱欢想了想,也点点头。
“你说的也对,这个事儿,还-->>